404 Not Found


nginx
湖南司法简报2021年第5期(总第1631期) - 湖南省司法厅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首页 > 湖南省司法厅演示站点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简报

湖南司法简报2021年第5期(总第1631期)

发布时间:2021-04-02 16:09 信息来源:湖南司法厅




普法春风润三湘  法治信仰入人心

——全省2021年春节期间送法下乡活动成效显著

    开展送法下乡活动是加强农村法治宣传的重要方式,是服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2021年春节期间,省司法厅坚持服务大局、示范引领坚持贴近实际、创新方法,在全省广泛组织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切实提高农村法治宣传针对性和实效性,受到基层干部群众普遍欢迎,法治信仰深入人心。

    一、坚持服务大局,高位谋划部署202012月,在长沙市望城区举行的2020年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对2021送法下乡活动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在元旦春节期间结合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和党委政府各项中心工作,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广泛开展宪法宣传和民法典进万家等系列活动,为农村各项工作开展和人民群众过一个欢乐喜庆祥和的新年营造浓厚法治氛围2021112日,省司法厅正式下发《关于开展春节期间送法下乡活动的通知》,要求全省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村两委换届选举、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以农业、农村、农民为重点全面组织开展送法下乡活动。省司法厅专门制作1.5万余份民法典法治宣传文化台历免费发往14个市州,送到群众手里,深受群众喜爱,社会反响良好。向市州分别寄送3000多册法律书籍2000多份法治文化扑克牌,全部用于送法下乡活动,为全省各级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湖南大学生普法志愿者联盟成员——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130名普法志愿者结合民法典进万家志愿活动,主动与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对接,走村入户,积极参加送法下乡活动,大力宣传民法典,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二、坚持示范引领,推动依法治理。2021年,省司法厅继续开展农村主题法治宣传集中示范活动,将集中示范点放在村一级,通过加强指导、支持普法活动经费、赠送法律书籍和法治文化产品、组织普法志愿者提供法律服务等方式,提高村级自治组织的积极性,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省农村法治宣传活动深入开展,有效推动法治乡村建设进程。省司法厅投入25万元普法经费,在长沙、株洲、岳阳、邵阳、娄底各选一个村(社区)开展送法下乡集中示范活动。长沙市望城区以送法下乡活动为载体,在靖港镇众兴社区建成高品质的民法典主题公园,结合开园仪式开展集中示范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乡村建设氛围。株洲市集中5天时间在天元区雷打石镇伞铺村开展集中示范活动,市、区两级和伞铺村共同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普法活动,指导建设法治文化带,实现法治文化持续在乡惠乡。邵阳市以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为目标,以集中示范活动为契机,在邵阳县塘渡口镇蔡山团村建成法治文化长廊,帮助蔡山团村健全完善各项基层民主法治制度,有力推动法治乡村建设。岳阳市在平江县安定镇横冲村开展集中示范活动,省司法厅一级巡视员唐世月现场指导活动开展,并为该村颁发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牌匾,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投身法治乡村建设的热情。娄底市充分协调市、县、镇、村四级共同开展活动,组织若干专业普法小分队,深入涟源市杨市镇板桥村派送新春法治大礼包,切实提高农村普法的实效性。

    三、坚持贴近实际,提升普法质效。全省各地围绕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采取各种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全省送法下乡活动取得显著成效。衡阳市司法局结合春节扶贫走访慰问,局机关结对帮扶责任人深入连点飞跃村19户帮扶对象,送去民法典台历、宪法读本、法治宣传折页,增强群众获得感。湘潭市湘潭县在花石镇花石村开展民法典知识趣味答题活动,通过答题发放小礼品的形式,吸引群众参与送法下乡活动,提高农村法治宣传的趣味性。常德市安乡县大力推行互联网+农村法治宣传模式,利用北有安乡APP“法治安乡专栏开设送法下乡专题,浏览量超过2.5万人次,扩大了农村法治宣传覆盖面。张家界市桑植县司法局深入瑞塔铺镇老岩桥村,为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举行民法典法治讲座,有效提高农村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的能力。益阳市桃江县守法普法工作办公室推动各县直单位和乡镇全面开展送法下乡活动,掀起农村普法新热潮。郴州市司法局联合北湖区守法普法工作办公室,组织区司法、人社、农业农村、市场监督管理等职能部门深入到华塘镇农贸圩场,开展春节期间送法下乡活动,为广大群众送去丰富的法治节礼。永州市江永县千家峒瑶族乡以农村留守儿童为重点,司法所和乡妇联联合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向农村留守儿童传授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知识和疫情防控常识,让就地过年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过一个安心祥和的新年。怀化市会同县司法局深入广坪镇场墟开展送法下乡活动,现场发放新法新规读本,解答群众法律咨询,赢得群众的认可。湘西州制作《民法典学法用法三字经》读本,利用送法下乡活动进行发放,通过三字经和漫画相结合的形式宣传民法典,让法律知识朗朗上口、通俗易懂。2021送法下乡活动开展期间,全省各地共组织入户宣传24万多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240多万份,向群众赠送法治文化产品30多万份,各类新媒体推送信息20多万条,组织法治培训6000多场。

                 (据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提供材料整理)

长沙市司法局:擦亮法治长沙品牌

致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长沙

近年来长沙市司法局以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长沙为目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着力提升法治供给能力,致力建设更加安全、更加和谐、更加平安的法治长沙。

   一、安全导向更加鲜明,坚决确保重点人群安全稳定。一是突出抓好监狱戒毒场所安全。认真开展队伍教育整顿,坚持一手抓安全稳定,一手抓教育改造,坚决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局属坪塘监狱、长桥强戒所、星沙强戒所各项工作稳步提升,连续多年实现四无六无目标。坚持严格依法文明执法,大力推进狱务所务公开,严格减刑(期)、假释、保外就医等条件和程序,坚决杜绝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发生。强化物防、技防、人防三位一体,形成了监狱戒毒场所大警戒、大护卫的新格局。二是切实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认真贯彻实施社区矫正法,规范监管执法流程12项、执法文书格式26种,市、县两级全部完成社区矫正机构设置。推进智慧矫正建设和社会化建设,9个区县(市)全部建成社区矫正指挥中心,开福区、芙蓉区智慧矫正中心建成并通过验收。今年来,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3320人,未发生社区矫正对象脱管失控、重大刑事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负面舆情事件。三是着力抓好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严格落实刑满释放人员衔接管理、必接必送、跟踪帮教措施,服刑人员信息核实率、衔接率、回执率均达到或超过省厅标准;压实疫情常态化防控责任,所有刑满释放人员全部由司法所接回或由监所送回,对1217名重点帮教对象全部落实帮教措施。

二、矛盾化解更加有力,着力营造和谐平安长沙氛围。一是不断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全面加强矛盾纠纷调解体制机制建设,全市基本形成以乡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为骨干,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为补充的组织体系,共建成乡镇(街道)调委会170个,村(社区)调委会1593个,设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48个。二是探索开展行政调解规范化建设。全面梳理涉及行政调解的法律法规,从纠纷类别、具体条款和内容、依据类型、责任主体等方面入手,科学编制长沙市行政调解职责清单37项,并以市委依法治市办名义印发通知,进一步压实责任,凝聚各单位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三是创新行政纠纷诉前调解机制。联合长铁法院制定《关于建立行政纠纷诉前调解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由长铁法院设立行政争议调解中心,进一步搭建行政司法互动的桥梁,建立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共同参与的诉前调解格局。大力推行阳光复议,建立网上申请系统,实现行政复议案件网上申请。加强对区县(市)政府、市直各部门涉诉法律事务的指导,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336件,办理行政应诉案件522件。四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人民调解等资源,充分发挥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等作用,2020年共调解社会矛盾纠纷38220件,调解成功37191件,成功率约97.3%重点聚焦医疗领域矛盾纠纷,联合市中院、市卫委出台意见,进一步明晰工作任务和责任。指导长沙医调中心调解结案104起,涉及补赔偿金额1291.33万元,为化解医闹顽疾发挥重要作用

三、法治引领更加凸显,奋力推进矛盾纠纷溯源治理。一是依法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加强对受疫情影响中小企业的法律帮助,2020依法办理涉及征地拆迁、棚改征收类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195件,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行政复议环节。积极解决受疫情影响的涉企及商户租赁矛盾纠纷,调处涉企纠纷案件276件,劳动争议纠纷案件612件,受益商户374家,共计减免租金459.5万元。携手法律服务网为全市中小企业提供公益法律服务,开发企业法治体检系统,为600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法律风险分析报告。二是着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以创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市为重点,加大对市域公共法律服务薄弱地区的扶持力度,使居民都能享受无差别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目前,10个区县(市)已全部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成170个公共法律服务站、1585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加强园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整合公证、律所、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机构整体进驻岳麓山大科城、马栏山文创园等园区,帮助园区一揽子解决进驻企业面临的法律问题;组建350余人的产业链法律服务团,精准对接22条产业链企业或重大项目,为各大企业提供行业+专业的优质公益法律服务;联合市贸促会制定实施方案,组建长沙涉外公益法律服务团,开展外向型企业法治体检,切实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三是大力营造浓厚法治氛围。积极开展宪法宣传周和民法典系列宣传活动,推动形成线上+线下”“执法+普法”“服务+普法的依法治理模式。启动首列地铁宪法宣传专列,举办橘洲宪法宣誓、琼花杯法治论坛等宣传活动1200余场。围绕三大攻坚战、扫黑除恶、优化营商环境、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宣传教育。全市防范非法集资普法宣传活动参与人数达10万余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中宣传2270余次,举办宣讲活动1690余场;开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主题宣传11600余次,刊发地铁法治宣传海报、编发宣传资料170万余份,央视《新闻联播》推介村村响广播宣传疫情防控经验。

(据长沙市司法局上报材料整理)

益阳市创新基层治理

积极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近年来,益阳市拓展思路、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有效构建党委领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科技支撑的基层善治局面。

一、推动碎片化治理向系统化治理转变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结构日趋复杂,人民群众利益诉求日趋多样,社会治理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对此,益阳市大力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统筹谋划长治久安的顶层设计,科学把握规律特点,创新治理思路明确政策导向明晰方法路径,形成强大市域社会治理向心力。市把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由碎片化治理向系统化治理转变。202072日,市召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会,出台《益阳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深入推进城乡末端感知系统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按照统筹资源力量,推动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良好局面的工作思路,全面铺开试点工作。

二、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市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努力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全市开展基层群众自治创新试点工作,打造屋场会”“户主会”“百姓议事堂”“民情格子铺等平台,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大大提高。2020年,全市矛盾纠纷总数同比下降10.49%,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达99.28%。安化县大苍村、桃江县龙溪村、资阳区龙凤港村的村公约入围全省十佳村规民约安化县龙塘乡茶香花海社区被评为全国最美易地扶贫搬迁点。根据易地扶贫政策,安化县13个乡镇5172133名贫困户搬迁到了龙塘乡茶香花海社区。作为安化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点和省第二大易地扶贫搬迁点,为提高困难群众生活稳定指数,龙塘乡以党建为引领,引导社区居民成立文艺队、红马甲志愿队、就业服务队等,鼓励大家参与社区治理。茶香花海社区搬迁户每户分到了大约40平方米的菜畦社区新修建2处占地40亩的公墓、一个红白喜事公屋、一所新幼儿园常态化开设就业招聘会等活动,真正实现让困难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三、突出现代科技与平安建设深度融合市紧抓智能化创新点,利用新技术赋能创新管理,大力开展雪亮工程六进六护专项活动。截至2020年底,全市投入3.2亿元,建成集视频监控、数据采集、人脸识别、智能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雪亮工程共享平台,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可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建成视频监控探头8万余个,其中社会面探头4.5万余个,在优化交通出行、服务城市管理、推动污染防治、促进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智慧大脑+政务服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19个项目相继上线运行。设计研发网小格”“便民小管家”“护路卫士等微信小程序,全力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小区业主便民服务和铁路护路智能化建设,统筹推动现代科技与平安建设深度融合。在赫山区泉交河镇菜市场,义务巡逻队志愿者登上停在菜市场门口的移动警务平台,点开监控,对菜市场及周边门店进行云巡视镇菜市场所在街道偷盗扒窃、打架斗殴事件曾经时有发生,自从有了移动警务平台,沿街商铺安装了居家卫士,这条街道再没有发生过一起偷盗案件。

四、一体推进城乡基层社会治理聚焦城乡基层治理的差异化特点,精准施策、因地制宜补齐短板,依靠多元主体,促进城乡社会治理并驾齐驱一体推进。为提高相对偏远地区基层群众治理能力,桃江县大栗港镇司法所创新工作思路,在卢家村试点成立了彩姐调解工作室,从该村8个片区分别选出一个老乡贤,轮流在彩姐调解工作室坐班,有效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安化县冷市镇、大通湖区金盆镇分别在辖区内邀请老党员、老干部、老医生、老教师、老军人等五老人员参与人民调解,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老贾工作室、市医调中心、和为贵等人民调解工作品牌,在基层充分发挥调解能手的引领示范作用,有效化解大量矛盾纠纷。目前,全市建立乡镇(街道)调委会96个,村(居)调委会1434个,共有人民调解员7497人,村(居)调委会覆盖率达100%。在民政部门注册的志愿服务组织2263个,由党员、知名人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贤等社会力量组成的社会工作者群体4795人。中心城区设立5座志愿服务岗亭,快警平台设立9个志愿服务站。全市已建成8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92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379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13910个公共法律服务志愿点。

(据益阳市司法局上报材料整理)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