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src=""/>

长沙市望城区法律援助彰显文化特色 打造服务品牌

湖南司法厅 sft.hunan.gov.cn 时间:2012年11月30日 00:00 【字体:
  

  今年以来,长沙市望城区稳步推进法律援助基础建设年活动,将文化元素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在全省率先建成集窗口、办公于一体的“一站式”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大厅。该区便捷和规范的法律援助服务,有效地满足了群众的需求,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赞誉。

  一、顺势而为,建“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一是借势筹集资金。以法律援助基础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争取该区人大、区委政法委支持召开现场办公会议,通过了该区司法局提出的建设“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的构想,落实了窗口建设的资金保障。二是就势筹备建设。该局发挥办公楼一楼临街、便民的地理优势,把一楼门面改建成全区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大厅。该大厅占地面积120平方米,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申请、受理、指派以及咨询、代书的现场办理等“一站式”服务。

  二、因势利导,彰显两大文化特色。一是构建法律援助视觉识别系统。按照省厅法律援助窗口建设的要求,该区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大厅启用规范的中心招牌,在窗口的显要位置突出法律援助徽章,建设法律援助文化墙。以蓝、白色调搭配作为便民服务大厅的主色调,设计了《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指南》和特色鲜明的门贴、窗贴、门牌、公示栏、意见箱、工作胸牌等标志、标牌,形成了主题鲜明的法律援助视觉识别系统。二是植入雷锋元素。该区司法局注重将雷锋元素植入法律援助文化建设,明确了“传承雷锋精神,扶助社会弱者、捍卫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服务宗旨,并以服务宗旨、雷锋头像和法律援助徽章为主要内容设计大型户外写真,悬挂于大厅外墙,形成了具有望城特色的便民服务大厅,使法律援助为民、便民的形象深入人心。

  三、乘势而上,打造三项服务品牌。一是发挥职能,打造为民服务品牌。在大厅接待窗口设立四个专门席位,其中申请受理处、咨询解答处工作日实行一人一岗,负责法律援助事项咨询、申办和法律问题的咨询解答;局领导值班处和律师值班处每周一安排一名局班子成员和一名社会律师值班,负责接待群众来访,解答疑难法律咨询。开门纳谏与上门征求意见结合,通过在便民服务大厅设立意见箱、开展“法律援助大走访”活动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5条,有针对性地简化了手续,降低了门槛,加强了监督。整合便民服务大厅坐堂受理、望城公众信息网网络链接受理、“148”法律服务专线电话询问解答等职能,法律援助工作实现了全方位服务。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公证员等30余名法律专业人员组成法律援助志愿团,援助对象可自行选择志愿团成员。这一系列措施使该区法律援助工作实现了多渠道听民声、多层面纳民意、全方位理民事、尽全力解民忧的良好局面。二是主动作为,打造便民服务品牌。便民服务大厅配置了一整套便民设施,建设了高规格的无障碍通道,设立专门的等候区,配备了饮用水、老花镜、医用药箱等便民用品,墙上悬挂大型的电子显示屏,对全区法律援助的相关工作信息进行了公示。结合便民服务大厅的特点和法律援助的工作职责,编印《望城区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指南》,摆放于大厅资料架,供有需求的群众自行查阅。法律援助窗口推行援务公开、首问负责、网上办理等十项便民服务措施,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三是追求质量,打造规范服务品牌。便民服务大厅接待窗口的工作人员统一配备司法行政行业服装,执证上岗、挂牌上岗,外部形象得到了较好的规范。同时,注重规范内部管理。狠抓服务效率,根据工作任务难易程度分类实行限时办结。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大幅度提高法律援助办案补贴。加强质量管理,对申请与受理、指派与承办、结案与归档开展跟踪服务;建立法律援助服务评价体系和案件抽检制度,通过电话、上门、发放《服务质量评价表》等形式回访受援人,设立并登记服务质量评价档案,质量评价结果与办案补贴发放直接挂钩。推行援务公开,加强社会公众监督,通过设置公开栏公开工作人员基本情况、电子显示屏公开每季度案件办理情况及补贴发放情况等途径,法律援助事项实现全程监督。

  (据长沙市望城区司法局上报材料整理)

长沙市望城区法律援助彰显文化特色 打造服务品牌

975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