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笔者从桂阳县司法局获悉,今年该局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方法,开启“微信群”社区矫正监管新模式。利用微信方便快捷,手机随身携带的特点,分地域、分类别建立微信群,将辖区内社区矫正人员加入该群,通过“微”管理、“微”教育、“微”疏导,丰富社区服刑人员日常监管方式,提高社区矫正监管效率。
社区矫正传统的日常管理模式主要是每月的集中学习、思想汇报和公益劳动,工作人员每月的走访来进行管理和教育。如何做好不同年龄段、不同管理类别的社区矫正对象工作,尤其是严管级、未成年和女性犯罪教育和跟踪管理是当前社区矫正工作共同面临的问题。微信软件里包含的定位和视频功能,工作人员将微信与管理定位平台结合起来,对重点人员不定时随机抽查,要求对方立即传送所在位置信息,以此掌握社区服刑人员实时动向。比如按照要求,被抽到的社区矫正人员当时在所在地的门牌或显著地理位置进行自拍传到工作人员的微信上,并发送实时位置,便可知道社区矫正人员是否有私自外出行为。如发现矫正对象脱离监管区域的及时劝导回来,避免脱管的发生。遇到心理问题需要疏导又不能到心理矫治室的服刑人员,可以双方进行视频对话进行心理疏导。
通过社区矫正微信群的建立,在工作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相比传统管理方式更具人性化,少了几分严肃多了几分温情。在工作中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进行管理;在生活中则作为朋友,正确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曾对社区矫正抵触心理较大的,如今已能正确认识自己,自愿接受社区矫正。
(来源:中国郴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