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隔离戒毒所,一个听上去很神秘、很森严的地方。但有人说,这里是特殊学校,戒毒警察像老师;这里是特殊医院,戒毒警察像医生;这里是特殊园艺场,戒毒警察像园丁。当“灵魂工程师”“白衣天使”“辛勤园丁”遇上恼人的“毒魔”,又会如何上演一场场让戒毒人员驱邪新生的故事?
以心相交,唤醒戒毒人员迷失之魂
“在教育戒治过程中,我们民警侧重通过交心谈话做戒毒人员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服从管教,积极戒治,一步步走向新生。”副所长罗新平介绍。
交心谈心,是强戒所开展教育戒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管教民警对戒毒人员或促膝谈心、嘘寒问暖;或悉心教导、释法说理;或推心置腹、晓之以理。通过管教民警与戒毒人员个别谈话,相互交流思想认识、交融情感体验、沟通生活得失,从而达到建立互信、消弭误解、消除隔阂、疏导情绪的目的,为开展有效的教育戒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邓队长,我结婚了。现在日子过得平静而快乐,谢谢您!”6月23日,强戒所一大队邓联群大队长接到一则手机短信,发短信的人正是2017年从戒毒所解除出所的杨刚(化名)。
说起杨刚,邓联群很是欣慰。
2015年,才满18岁的杨刚因交友不慎染上毒品,在家里成了没人能管得住的“小霸王”。刚进入戒毒所时,抗拒管教,破罐子破摔。
“你与我儿子年纪差不多,有什么想法可以和我谈。”邓联群以对待自己儿子的方式找其谈话并嘘寒问暖,有时也以“小孩”直呼杨刚,以亲切感慢慢拉近与杨刚之间的距离。有一次杨刚感冒生病,没等他开口,邓联群主动带他及时到医务室就诊治疗,打来开水叮嘱他吃药。这件事让杨刚非常感动,也渐渐消除了对立情绪。了解到杨刚的歌唱得好、喜欢摔跤、好胜心强的特点,邓联群鼓励他参加戒毒所举办的“歌咏比赛”,结果那次比赛杨刚得了全所第一名。邓联群又在全大队及时对他给予表扬。从那以后,杨刚看到了信任,也找回了自信,彻底打消了破罐子破摔的念头。邓联群趁热打铁,及时联系他的家人来所帮教,不相信“小霸王”有了大改变的父母最终还是决定来看看。会面时,面对早衰的父母,杨刚痛哭流涕,深深忏悔。
妙手仁心,扬起戒毒人员生命之帆
戒毒人员因受到过毒品侵害,身体状况普遍不如常人。在市强制隔离戒毒所里,设有医务室,每天至少保持两名医生在所,轮流坐诊或深入各大队、车间巡诊,晚上有一名医生在所内24小时值守应诊,戒毒人员的小病小痛基本上可以在所内治疗。据悉,戒毒所还积极探索戒毒医疗社会化,与社会医院开展医疗合作,戒毒人员突发重大疾病可以通过绿色通道进入社会医院治疗。
2016年的一天,戒毒人员陈华(化名)在吃饭时突然晕倒,被送到戒毒所医务室就诊时,其症状已恢复得与常人无异。但值班医生何腾云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感觉问题并不简单,果断提出立即转诊所外医院治疗。医院最终确诊陈华为消化道急性大出血,病情非常危急。医院血源紧张,在医院陪护的4名民警纷纷表示愿输血救治,但经检测均与陈华血型不符。时间就是生命,救人刻不容缓。陪护民警立即用电话通知符合献血条件的民警前往献血救人。不到3小时,先后有9名民警前来参加血样检测,最终,医务室民警袁峰的血样符合要求,他毫不犹豫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了紧急采血……
陈华脱离危险后,医院医生表示,如果不是你们准确诊断并展开及时救治,后果不堪设想。
“谢谢你们!”第二天从老家赶过来的陈母,得知民警为儿子献血解危,拉着民警的手久久不肯放下。
“挽救戒毒人员是我们戒毒警察的职责,救死扶伤也是我们医生的天职,自己的血液能挽回一个人的生命,我觉得值!”袁峰笑着对老人说。
真情帮扶,编织戒毒人员关爱之网
“爸爸,我有书读了,你安心戒毒,我们等你回来!”听到女儿在视频里说的话,戒毒人员谢军(化名)泪如雨下。
谢军因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后,妻子不堪家庭重负,离家出走,留下一个10岁的女孩由爷爷奶奶照顾,随时面临辍学的可能。对此,谢军内心十分愧疚,思想极不稳定。
得知这一情况后,戒毒所结合正在开展的“情暖高墙,关爱孩子”联合帮扶活动,将其纳入了帮扶对象。随后,副所长高建军带队到谢军家中走访慰问,给小女孩送去了新书包,为其家庭筹措助学帮扶金3000元,并带去了谢军在戒毒所拍摄的视频。回所后,谢军看到民警带回的女儿视频,终于放下了心头的“包袱”,开始积极戒治。
“不少吸毒人员的未成年子女面临着无人抚养、流离失所、生活困难、失学辍学等问题。这些未成年的孩子很多人敏感孤僻、封闭自卑、很难融入社会,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和关爱的群体。”副所长李胜德说。
为妥善解决戒毒人员未成年子女生活、就学、身心健康等问题,自2014年以来,市强戒所全面摸排困难对象并建立具体帮扶措施,积极争取社会爱心人士、公益基金等社会力量,多方筹措资金,对面临子女失学的困难戒毒人员家庭,走访慰问并联系帮扶。据统计,4年来,市强戒所共帮扶困难戒毒人员家庭36人次,筹措发放帮扶资金7万余元。
后续照管,铺就戒毒人员新生之路
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处理不当容易引发重新吸毒,随时都会“走老路”。
为巩固所内教育戒治成果,市强戒所建立了后续照管帮扶机制,通过走访、电话、网络,随时与解除戒毒回归人员开展沟通,并及时给予帮扶。
在戒毒所三大队管教民警唐炬的手机微信聊天记录中,一名叫邓强(化名)的已解除强戒人员,常通过微信向唐炬汇报其定期接受尿检和最新思想情况。唐炬则在回信中以“相信自己”“坚决别再碰毒品”等话语给他加油鼓劲或敲响警钟。
为确保解除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不脱管不失控,市强戒所还积极与当地公安部门和社区互通信息,实施联动帮扶,解决落实低保、医保办理、生活就业等实际困难。今年来,市强戒所政委胡南春多次带领相关部门民警,赴各县(市、区)公安局和当地政府部门协调沟通。协调沟通过程中,累计为即将解除戒毒人员解决回归社会后面临的各类困难35起,实现了把戒毒人员“扶上马,再送一程”的良好帮扶效果。
(邵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