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收到了你们戒毒所寄来的《感谢信》,好多年没有收到过邮政信件了,真是件新鲜事!”8月19日下午,正在单位封闭隔离执勤的岳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夏令收到了妻子发来的微信消息。跟夏令的妻子一样,该戒毒所民警家属近几日陆续收到了戒毒所寄出的《感谢信》。
自1月下旬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岳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一直执行着封闭备勤、执勤模式。疫情最严重的1月下旬至4月上旬,民警们都不能离开单位半步;有30多名民警自2月17日至4月9日在戒治大院连续封闭执勤52天,吃住、工作在高墙内。
“那几个月,老妈和妻子在家真是辛苦!”“93后”民警王峰记忆犹新,在孩子出生1个多月的时候暴发了疫情,奉命回所上班,没想到与家人一别就是近3个月。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4月中下旬开始,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在社会上其他部门工作、生活逐渐走入正轨后,按照上级提出的“监所单位疫情防控高于社会面”要求,戒毒所至今仍然执行着封闭备勤、执勤模式。
“儿子援疆未归。老公为了防控疫情也是动辄个把月不能回家。”戒毒所生活医疗科民警谢爱民的妻子刘三桂笑言,这7个月时间以来,是自己一生中最孤独、最寂寞的日子。
二大队大队长戴乐是一名“85后”,紧张的执勤之余,最想念正上幼儿园的一对双胞胎女儿:“有时候都不敢跟她们视频通话,怕听到孩子问我什么时候回家;老婆每天早出晚归上班,孩子暑假基本上是跟爷爷奶奶在一起。”
“是你们把思念藏在心间、把牵挂埋在心底、把家庭重担扛在肩上,识大体、顾大局,用包容构建起家庭和谐,用无疆大爱和默默付出为战友们营建了和谐、稳固的大后方;你们是戒毒事业真正的幕后英雄!是铸就抗疫军功章的另一半,我们向你们致敬!”充满温情的《感谢信》,让每一位阅信的警属感慨万千。
“跟孩子他爸结婚20多年了,早已将戒毒所视为了一个大家庭,我理解民警们的艰辛。”戒毒所教育矫治科科长刘祥的妻子江丽芳除了工作,还要照顾生病的婆婆,却从无怨言,“作为‘家人’,吃点苦是不必言谢的。”
“这封《感谢信》值得珍藏,它记录了这段不平凡的岁月。”一大队教导员包锦标的妻子杨欢是一名公安民警,对丈夫的坚守感同身受。
在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为啥不将《感谢信》制作成电子档通过微信发给民警家属,而采取邮寄这种传统的模式?
“半年多来,民警在家属们的支持下,默默坚守,将疫情阻挡在高墙外,这是职责所在。”戒毒所政委阳海威满怀感激地说,“警属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我们无以为谢,但以这种方式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与敬意!”
(岳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