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赔偿款已经全部支付到位,仅用6天就帮我把问题解决了,感谢法援中心和司法所的工作人员,问题处理得很好很快,我很满意。”5月15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接到这样一通感谢电话。
受援人刘某,2023年11月在武陵源某项目工作中造成左手小指开放性损伤,累计花费医疗费用1万余元,项目部除前期垫付6000医疗费后未再支付费用,刘某多次诉求项目部,双方就工伤赔偿金额发生严重分歧。2024年4月19日,刘某求助于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希望法援中心帮忙维权,向项目部催要工伤赔偿金。
法援中心接待刘某后,立即受理刘某申请,经过与刘某沟通和对案件法律关系初步梳理,认为本案可以通过调解解决,既能快速为受援人争取到补偿金,又能有效节约司法资源。在征得李某的同意后,本案开启法援中心和项目所在地天子山司法所联动的“援前调解”。
经过司法所工作人员多次与项目部核实,了解项目部工伤保险购买、工伤认定申请等情况,全面了解掌握纠纷事实和争议焦点后,4月24日,在天子山司法所组织进行调解。调解员根据相关法律就工伤赔偿的项目及计算标准、申请工伤的程序等向双方进行了详细解说,同时明确了项目部应承担的责任,经过说理、释法、疏导,最终双方达成调解。
据了解,2023年以来,武陵源区司法局建立“援调对接”工作机制,对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坚持调解介入案件办理全过程,开辟快速维权调解通道,以最快速度、最优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法律难题。2023年以来,共开展援调对接85件,组织调解100余人次,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领域、个性化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
(武陵源区司法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