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src=""/>

银发映初心 大爱促和谐——湖南资兴“民生老嗲”义务调解室为平安建设持续“加码”

湖南司法厅 sft.hunan.gov.cn 时间:2024年06月13日 10:46 【字体:
  

湖南省资兴市“民生老嗲”义务调解室,由5名退休老党员、老干部组成,他们最年轻的69岁,最年长的78岁,他们发挥余热,无私奉献,调和邻里纠纷,化解各类矛盾,促进和谐稳定,自2019年5月成立以来,共调解辖区矛盾纠纷186起,调解成功率超过98%,其探索总结的“1234”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法被《中国火炬》全国推介,所负责的民生南路社区5年来,由于“老嗲”们调解效果好,矛盾一年比一年少,矛盾纠纷从2019年的53起,到2020年下降到27起,再到2021年只有15起,2022年12起,2023年11起,2024年5起,先后荣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湖南省十大平安社区创建示范单位”“湖南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湖南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民生老嗲”义务调解室也因此被当地群众誉为富有热心、耐心、贴心、操心、爱心的“五心老嗲团”。

“三勤”老嗲,彰显初心为民大情怀

湖南省资兴市唐洞街道民生南路社区是由几个煤矿棚户区改造居民搬迁后成立的社区,共有2万多居民。社区里老年人和留守儿童多、矛盾纠纷和遗留问题多,社区治理任务重。老嗲们对每起案件,做到“勤用嘴多说”,做好双方思想工作;“勤用腿多走”,多到当事人家中调查了解情况;“勤用手多记”,将每个案件调解过程全程记录好,建好档案台账。

“两个人成为夫妻本来就不容易,你们过了这么多年了,更要互相体谅互相谦让日子才能开心。这样吵来吵去最后受罪的还是孩子……”72岁的“民生老嗲”第三党支部书记谢太平正在调解小区一对闹着要离婚的夫妇。打情感牌,算经济账,谈孩子教育,苦口婆心劝了一个多小时,两口子终于手拉着手回家了。离婚的矛盾是解决了,但是产生矛盾的根源还在于平时孩子的照管问题。

为了解决孩子们假期“去哪里”的问题,在老嗲们的推动参与下,民生南路社区将原有的“周末假日课堂”升级,开设了免费暑期辅导班,全天开课,课程包括“防溺水教育”和“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等内容,为孩子们搭建一个“第二课堂”。小课堂为放学后父母忙没人接送、看管的社区孩子提供免费托管服务,真正解决了小区居民的后顾之忧。在“民生老嗲”团队的努力下,来自资兴市5大企业2万多矿工及家属,慢慢融为一体,变成一家人。

“1234”工作法,化解矛盾纠纷促和谐

“民生老嗲”摸索总结出“化解矛盾1234”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法(1宗旨:调和调成。2方式:即上门调处和工作室调处。3勤用:勤用嘴多说、勤用腿多走、勤用手多记,要将每一个案例调解过程记录好,建立档案,做到底子清、情况明。4到位:热情接待态度到位、马上就调效率到位、公正调解作风到位、调和调成方法到位),并用人民群众最能接受的语言与当事人沟通,不厌其烦、耐心疏导,以道理化解各种矛盾纠纷。

2021年10月小区居民陈某与邓某因为上楼顶晒衣服安全门上锁一事发生激烈争吵,双方子女都叫了人,扬言报复对方。正要吃晚饭的资志强接到电话,扔下饭碗就赶过去,讲道理、说法规,直到晚上12点,双方终于握手言和。新宇家园的老陈家卫生间屋顶漏水污水横流。老陈怀疑是楼上下水管道堵塞,上门理论得不到解决,就找到老嗲们反映情况。老嗲们实地查看,拿出民法典说话,最终两家达成了赔偿维修的协议。

“调普”结合,做好法治建设大文章

工作中“老嗲”们发现,很多矛盾纠纷都是因为当事人对法律法规不了解、没概念造成的。“要是从娃娃起就让他们懂法律,那许多纠纷就能从根源上避免了”,为了实现这个想法,“民生老嗲”开启了从“救火”式调解,到“源头”式普法的探索,与当地法院、检察院、公安干警一道,开创了一条社区青少年普法路径。

在社区法治宣传走廊中,老嗲们负责每月更新3个固定面向青少年的普法文化宣传台。在居民文化活动室,老嗲们制作青少年普法专柜,配齐配好青少年喜欢、通俗易懂的普法读本。老嗲们还不定期为青少年发放普法宣传资料,邀请专家、模范人物给青少年上普法课。近年来,以“民生老嗲”为骨干的“五老”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20余场次,为3000余名青少年送去了法律知识。

“有困难,找老嗲。”已成为民生南路社区居民的共识。老嗲们心态依然年轻,为民服务依旧热心。他们用“五老”精神延续着这支队伍的“神奇”。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银发映初心 大爱促和谐——湖南资兴“民生老嗲”义务调解室为平安建设持续“加码”

33329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