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整整549天的漫长历程,长沙星城公证处8名公证人员以非凡毅力和专业能力,为447名权益受损的业主成功办理了赋强公证。最终帮助他们一举追回总额高达1.26亿元的巨额退款。
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艰难维权,业主们迎来了属于他们的公正时刻。在将锦旗交到公证员手中时,他们泪洒现场。
“那段时间,我们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非常满,压力也非常大,甚至半夜起来突然想到什么事情就会随时打电话沟通。好在有了这样的结果,所有工作人员的努力都没有白费。”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星城公证处主任吴永萍仍旧百感交集。
她表示,这一振奋人心的结果,不仅是对法律公平公正的生动诠释,更彰显了公证制度在保障民众权益、促进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447名业主讨要1.26亿退款
近年来,商业地产领域中的格子间门面返租模式一度风靡。其以高额租金回报和无忧管理的承诺吸引了大量投资者。
然而,这种看似诱人的投资方式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不少开发商在售出大量格子间门面后,就以各种手段拖欠甚至停止支付租金,导致投资者资金被套牢,商铺价值大幅缩水。
2022年8月底,星城公证处接手了一件涉及447名业主,投资总额高达1亿余元的集体追讨商铺投资款案件。
为了全面掌握情况,长沙星城公证处组织了8名公证人员的专职团队,对447名业主进行了5天的全面摸底调查。
部分业主由于此事耽搁太久,情绪十分激动。他们在电话中急切地表示:“我不管,我只要我的钱回来”。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业主如此激动?事情要追溯到2017年6月。某商业管理公司A从某开发商公司处获得长沙某地下综合开发工程项目30年经营权。
公司将经营权分割,对外销售商铺经营权,与447名业主签订合同,销售总价达1.26亿元。随后,又以某商业管理公司B名义集中将出售的商铺返租,统一对外招商。承诺按照合同约定向项目业主支付返租收益。
业主以为可安心等待收益,但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项目在2021年底陷入了困境。公司资金链断裂已无法保障项目运行,且项目体量过大无法实现转让。
自2022年年初起,某商业管理公司B便无法再向业主兑现返租收益承诺,业主多次维权,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之前我们从未接触过这样的案例,心里非常没底。”吴永萍坦言。综合多方调查情况,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对于此类案件最有直接效果。但赋强公证需要主体、标的、期限明确、债权债务关系明了方可执行。这个案子是否能够套用进来呢?
通过摸底调查,业主的诉求并不一致。超过70%的业主希望获得全额退款,其余业主则表达了收回商铺自己经营或继续收取租金等不同的需求。
很明显,该案涉及主体众多、法律关系复杂、矛盾涉及面广,不直接具备赋强公证的条件。
可若以传统诉讼方式解决,不仅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及高额经济成本,更不利于社会稳定。无论哪一方当事人,均不愿意提起诉讼。
案件陷入僵局。
8名成员的数个夜晚
王蓉和欧阳真君是专项办证团队的两名成员。
在那段时间,她们的内心充满不安和压力。“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我们能不能利用公证手段解决矛盾,而不是让矛盾更加激化?”
王蓉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在调查了解情况的过程中,许多业主情绪非常激动,甚至出现辱骂工作人员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她们在前期调查、沟通协调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向业主进行解释。
既要确保维权过程合法,又要真正解决纠纷,怎样才能做到呢?8名公证人员多次征求各方意见,反复论证、打磨,无数次奋战到深夜,20多天后终于形成了方案。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先解除合同,再重新签合同,最后进行赋强公证并出具执行证书。”欧阳真君介绍,本案涉及447名业主和多个不同类型公司等多个主体,又有经营权的购买、分割出售、返租、委托经营等多重法律关系。先将业主与某商业管理公司、某商业管理公司B的所有协议解除后,再与某商业管理公司重新签订合同。明确由该公司一方来承担债权债务问题,签署《给付协议书》,明确退款金额、退款时间等细节,并办理赋强公证程序。
2022年8月2日至5日,公证员针对方案起草相关法律文书。“仅《民事调解协议书》就经过了3次修订,《给付协议书》经过5次打磨,最终进行公示。”王蓉回忆,公示后的系列法律文书又根据业主要求进行了数次修改。
拿到长沙星城公证处出具执行证书后,业主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023年11月初,124位业主收到了从法院支付来的款项。截至2024年年初,447名业主1.26亿元执行款已全部到位。
447张合照
“不敢想有这样的好结果。你看,办理这个案子,我们的档案就有447个。”吴永萍笑着说,这个案件诠释了公证作为预防性司法制度,在参与社会治理、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翻阅已归档的厚厚的案卷,每卷都有一张照片。
“这是与业主的合照。为了保证现场签字确认是业主本人,我们采取现场拍照的方式。”王蓉解释说,每件公证都包含业主、公司和法院3方的公证书,总计超过1300多份文件,任务之重不言而喻。
王蓉坦言,前期摸底时,她并没有十足把握能够顺利完成所有的业主签约工作或者公证。她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在办理过程中业主们积极配合,逐渐为她积累了自信。
案件的特殊之处还在于,涉及的400多名业主来自全国各地,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地域分布广泛。
为了便利业主。公证处提供了上门服务,并成立了专项办证小组。从2022年8月至次年11月,专项小组轮流值守,为业主提供一站式服务。业主无论何时咨询,都能得到公证员的即时响应。
公证处还通过公告方案,广泛收集业主们的反馈,据此不断调整方案细节。为了平息业主的不安情绪,及时传达办证信息。组建业主、某商业管理公司、政府工作人员及律师在内的微信群,及时反馈工作进展,提供全程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答疑。并在各工作节点为各方当事人提供工作提示服务,提醒业主及时查收文件、共推进程。
王蓉还告诉记者,从业主提出公证到案件执行完结,只需亲自到场签字一次,大大地降低了他们的经济和时间负担,最大程度平衡了各方利益,有效节约了司法资源。
2024年1月27日,不少业主聚集在长沙星城公证处大厅,有的热泪盈眶,有的则手持锦旗,表达着他们深深的感激。
看到这一幕,所有公证员感到欣慰与自豪。此事,最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来源:湖南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