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春节前后农民工返乡、新就业形态人员流动等实际情况,围绕劳动者权益保障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益阳市司法局坚持普法强基、服务提速、联动聚力,筑牢劳动者法律护盾。
坚持普法强基。组建法律服务先锋队10余支,在村(社区)、工业园区、建筑工地等区域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劳动者”主题活动近3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现场解答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围绕劳动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劳动维权的有效途径等核心问题,为劳动者提供面对面、点对点普法宣传和法律咨询服务。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传播优势,借助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广泛宣传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等与劳动者权益密切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提升劳动者维权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坚持服务提速。在法律援助中心设立“绿色通道”,安排专门窗口,对农民工或新就业形态人员等劳动者请求确认劳动关系、给予社会保险待遇等事项,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对进城务工人员申请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依法免于核查经济困难状况,降低劳动者的维权成本,为劳动者提供精准、便捷、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今年以来,全市共受理劳动者法律援助案件268件,办结农民工讨薪案57件,成功为劳动者追回损失200余万元。
坚持联动聚力。与法院、检察院、劳动仲裁机构以及市总工会、人社等部门加强联动协调,推动涉劳动者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加速涉劳动者案件的审理与结案进程。开展根治欠薪“安心行动”,在各县市区劳动仲裁委、法院立案庭和市总工会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站点,指派资深律师到劳动监察法律援助工作站轮值,引导劳动者就地快速化解矛盾纠纷。对争议较大、调解难以达成一致的案件,及时引导当事人进入诉讼程序,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立即启动“一站式”法律援助服务。今年以来,通过联合有关部门协调处理农民工工资支付案件20余件,涉及农民工500余人,劳动纠纷调解成功率提升30%。
(益阳市司法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