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长沙市雨花区认真落实上级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加强涉企行政执法监督,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检查主体规范化
雨花区组织开展行政检查主体资格全面清理,确认区本级行政检查主体43个,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凡不具备检查主体资格的,一律不得实施行政检查。
全区实行执法队伍“准入+退出”动态化管理。今年共完成4起遗失补证、4起执法证注销,组织2次共计152人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含涉企行政检查人员持证专项执法资格考试),“持证上岗、亮证执法”要求有效落实。
一方面,雨花区司法局推动区政府常务会议集中学习《湖南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方案》;另一方面,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围绕“行政程序”“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政策要求与实务操作”等主题开展专题培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检查程序规范化
为了加强计划统筹,雨花区实施“无计划不检查”,组织24家执法单位梳理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逐项明确检查依据、检查对象、检查方式和检查频次等,制定2025年度涉企行政检查计划,并向社会公布,杜绝“任性检查”。
通过实行清单管理,雨花区推广“综合查一次”,实行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印发《长沙市雨花区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事项清单》,推动跨部门综合监管与联合检查,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在优化检查方式方面,雨花区全面推行“扫码入企”,行政检查人员入企检查前必须扫描“湖南营商码”进行赋码检查、亮码入企、结果上传。推行非现场监管模式,区市场监管局于3月、4月随机抽取20份涉企检查举报工单,执法人员均通过书面核查、线上监管等非现场方式处理,减少对企业干扰。
执法监督规范化
在推动执纪执法监督贯通上,雨花区司法局积极推进行政执法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的双向融合,与区纪委监委联合制发《雨花区行政执法监督与纪检监察协作工作方案》,构建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督办、结果运用的协作机制。增强监督合力,释放监督效能。
在推进专项行动整治方面,雨花区召开全区开展涉企执法专项整治、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暨治理重复信访中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通过多渠道,广泛征集涉企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线索。今年以来,共收到3条涉企执法突出问题线索,其中,2条已经处理完毕。
为凝聚社会监督力量,雨花区确定6个企业单位为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聘任24名同志为行政执法监督员,任期均为2年。让行政执法监督的触角延伸至最基层,实现对行政执法工作的全方位、全流程、常态化、长效化监督。
(长沙市雨花区司法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