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src=""/>

慈利县“法律+实操”培训为村社干部赋能增智

湖南司法厅 sft.hunan.gov.cn 时间:2025年09月22日 09:03 【字体:
  

“以前签合同多靠口头约定,调解纠纷常凭人情面子,如今有了‘法治工具箱’,我们干事底气更足了!”近日,在慈利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第一期法治培训班上,一位参训的村党支部书记由衷感慨。

本次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主任全县轮训由慈利县委组织部统一组织,分四期对全县村社“领头雁”进行系统培训。目前,第一期培训正在有序开展。慈利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应邀为首期学员作法治实务专题授课,课程内容针对村级治理中常见的法律风险和实际问题,突出实用性和操作性,着力提升基层干部法治素养和履职能力。

培训创新采用案例剖析、法条解读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围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人民调解法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等与乡村治理密切相关的法律展开系统讲解。授课人结合“农户诉村委会土地补偿费分配案”等真实案例,深入阐释程序公开与民主决议的重要性;系统解析土地流转、三资管理、合作入股等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和防范措施;融汇“六尺巷”传统智慧与新时代“枫桥经验”,现场指导调解文书规范制作;并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组织运行、收益分配等实务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培训同步提供了《买卖合同》《借款合同》《赡养协议》等常用文书参考范本。这些范本紧密结合乡村实际,方便村干部根据工作需要下载、修改和使用。

“以前协议写得含糊,事后纠纷不断。现在有了规范文本作参考,我们开展工作更有章法了!”一位村委主任表示。

课程注重以案释法、以例促思,深度推介本县三官寺乡发展乡村旅游、高峰土家族乡特色种植、洞溪乡辣椒产业及杨柳社区门面经济等成功案例,生动展现法治在明晰权责、防范风险、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授课人引导各村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探讨“民宿联盟”“特色农业品牌”“订单农业+电商”等多元化发展路径,强调依法决策、规范运营、透明管理是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保障。

慈利县司法局将紧盯村级治理的实际需求,推动法治服务持续下沉,让“法治工具箱”成为基层干部履职的“标准配置”,为乡村全面振兴保驾护航。

(慈利县司法局供稿)

慈利县“法律+实操”培训为村社干部赋能增智

33812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