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司法简报2017年第10期(共1531期)

湖南司法厅 sft.hunan.gov.cn 时间:2017年06月01日 16:13 【字体:
 

  ◆津市监狱完善罪犯劳动改造管理机制

  ◆长沙岳麓街道积极推进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怀化市打造专项法律服务品牌  助推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津市监狱完善罪犯劳动改造管理机制

  

  去年以来,津市监狱把劳动改造作为强化惩罚功能、深化恶习矫正、促进思想改造的重要手段,不断完善劳动改造工作机制,取得积

极成效。

  

  (据省监狱管理局上报材料整理)

  ◆长沙岳麓街道积极推进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2015年以来,长沙市岳麓街道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按照高起点筹划、高标准建站、高效率运行的要求,积极争创省级示范站,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社区戒毒管控率和后续照管率均达100%,司法部给予充分肯定。

  一、协调各方,合力构建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体系。坪塘强戒所指导支持岳麓区司法局、岳麓街道、公安派出所等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保证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的正常运行。一是明确分工协作。坪塘强戒所负责业务工作指导并提供心理咨询和健康指导等具体业务,区司法局负责宣传工作,岳麓街道办事处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公安派出所负责人员管控、尿检,麓枫社区负责设施设备正常运转。完善两级协调联动制度,即强戒所、司法局、街道办事处领导定期会商制,指导站、公安派出所、综治办、司法所和社区工作人员工作例会制。二是配齐功能设施。各单位指定专人协助,抓好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监管。工作站配备电脑、打印机、诊断床、血压计、听诊器、心理咨询椅、心理辅导沙盘、档案柜、电子显示屏、电教设备等设施设备。上墙公示“一站二室”的工作职责、工作人员及联系电话、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制度和流程。三是落实经费保障。街道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将禁毒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上级下拨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同时街道配套专项经费,保障工作站有序运行。建站一次性投入20万元,保障设施设备的资金运行。目前,由强戒所、司法局、街道办事处共同筹措70余万元经费,用于日常工作运行、场地改善、禁毒宣传、困难帮扶、基地开办。

  二、规范管理,确保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效果。将强制隔离戒毒的戒毒矫治模式引入社区戒毒,按照人员管控、心理咨询、健康指导、戒毒宣传、救助帮扶等五类开展社区戒毒(康复)业务。建立社区戒毒(康复)必办工作25条,将基础业务工作落实到月、季、半年和年度中。一是规范档案管理。工作站按“一人一档”的原则,建立戒毒人员个人档案。将社区戒毒人员、流转试点戒毒(康复)人员和自愿戒毒人员等分类别建档。每份档案按照个人信息表、社区戒毒(康复)决定书、协议书、谈话记录、本人保证书、家属担保书、心理初筛表、帮教小组和个体矫治方案等组建簿册,并以不同颜色区分进行分类管理。二是规范管控手段。对在册吸毒人员认真摸底排查,分类建立管理台账,并纳入综治工作重点管控对象。落实社区(村)包管、包帮教措施,通过协议管控、走访管控、远程管控、跟踪管控、教育管控(如开展教育培训、开通回归之航微信公众号等)、随机抽查等正向激励和严格惩处相结合等管控手段,确保管控率100%。三是规范帮教措施。戒毒人员每月定期进行思想汇报并接受尿检,每月开展一次集中教育活动,并对所有在站登记社区戒毒人员进行心理初筛、健康摸排和个体心理辅导。每季度进行一次团体心理辅导、社会公益活动,并对有吸毒史的人员按季度由社区、村及相关人员对其现实表现进行评估。每半年开展一次戒毒人员家属培训、困难帮扶摸排和救助。

  三、创新方法,拓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职能。一是注重预防宣传教育。积极创新方法、载体,开展以社区居民和学生及青少年为重点的防范新型毒品危害系列禁毒宣传活动。在社区设立禁吸戒毒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幕、移动宣传板,发放禁毒知识宣传资料。深入各社区(村)公共场所经常性开展“六进”宣传教育工作,播放警示教育宣传片、禁毒小电影,先后组织开展春运禁毒流动课堂、戒毒人员现场招聘会、王家湾步步高生活广场大型戒毒宣传等活动;与中南大学签订《禁毒教育基地协议》,邀请专家分批次对该校8000余学生进行系统的禁毒教育培训。组织对各娱乐场所工作人员进行禁毒知识培训,联合综治办、派出所定期专项检查娱乐场所,有效防止吸、贩毒活动发生。二是健全帮扶机制。积极与民政、社保、医疗部门协调,建立常态化困难帮扶机制。组织帮教小组,对吸毒人员开展“一帮一”“多帮一”帮教活动。帮助3名社区戒毒人员办理低保和医保,春节等节假日对困难戒毒人员进行走访慰问,发放物质20余人次。积极帮扶、解决戒毒人员就业问题,与天大锅炉厂签订安置帮教协议,安排戒毒回归人员就业。三是畅通医疗救助渠道。针对吸毒人员身体差等多种身理和心理疾病的实际情况,工作站积极联系湘雅附二医院,为站内社区戒毒人员安排免费体检,累计检查26人次。麓枫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护人员常态化开展常规健康体检,免费检查35人次。

  (据省坪塘强戒所上报材料整理) 

  ◆怀化市打造专项法律服务品牌 助推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近年来,怀化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法律服务进园区”专项法律服务、“八进八创”法治创建主题实践等活动为抓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帮助非公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得到市委、市政府和非公企业的充分肯定与好评。

  一、扎实开展专项法律服务活动,帮助提升依法经营水平。该市司法行政系统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狠抓专项法律服务活动,切实打造法律服务品牌,着力帮助非公经济提升依法经营水平。一是积极推进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加强与工商联等部门的联系和交流,密切配合,积极为企业推荐律师担任法律顾问搭建平台。扩大非公企业法律顾问覆盖面,为中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企业注册、企业管理、结构调整、生产经营、引资融资等方面,提供专业法律服务。该市律师为省市县重点工程担任法律顾问108家,出具法律意见书61件,审查修改合同116件,帮助筹措建设资金58万元,化解矛盾纠纷204起;为中小企业担任法律顾问141家,服务新办企业29家。二是广泛开展“法律服务进园区”活动。建立重点特色园区律师联系点制度,通过推行“五个一”即组建一个园区法律服务团、举行一次法律服务座谈会、举办一期园区经管人员法制培训、开展一次“百家企业法律体检”、推荐一批企业法律顾问,进一步优化园区创业法律环境。全市共组建13个园区法律服务团,为307家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有效提升企业负责人及职工的法治意识。三是深入开展“万家中小微企业免费法律体检”活动。2016年,联合市经信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万家中小微企业免费法律体检活动”,全市共有27家律师事务所255名执业律师参与,为410余家中小微企业进行“免费体检”,进行合法性合规性审查220余件、法律应用审查170件,防范法律风险151起,帮助企业发现风险隐患,提出应对措施,建立防范机制,有效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切实彰显司法行政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优势。

  二、探索成立民企调委会,积极调解涉企矛盾纠纷。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治理创新,积极探索成立企业调委会,为企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当好“稳压器”。 2009年5月,该市率先在辰溪县火马冲工业园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目前,全市共有洪江市、辰溪、芷江、中方、麻阳、会同、溆浦7个县(市、区)在民营企业或工业园区建立调委会或调解室15个。2016年以来,共调解各类涉企矛盾纠纷1636起,其中劳资纠纷255起,其他劳动争议纠纷150起,生产经营纠纷1197起,工伤赔偿纠纷34起,调解成功率98.5%,有效发挥人民调解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该市司法局注重企业帮扶工作,从2012年开始,安排处级干部担任帮扶特派员入驻非公企业,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2016年,市司法局派驻人员协助怀化市鸿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建行贷款650万元,追回各类欠款600多万元。同时,帮助该公司化解矛盾纠纷,协助其在通道县开设10家直营店,并促成与怀化学院共建实习教学基地,受到帮扶企业赞誉。

  三、多措并举开展普法宣传,全面营造法治氛围。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引导非公企业及经营业主尊法守法学法用法。一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明确普法主体责任和工作机制,在安全生产月、环境保护日、食品安全周等活动期间,各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形成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合力。将“法治宣传进企业”纳入精神文明创建体系和全市综治、绩效考核范围,强化各企事业单位开展法治宣传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二是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委法治办深入开展“八进八创”法治创建主题活动。2016年,鹤城区对6个行业60余家用工单位进行劳动保障常规执法和法制宣传,共发放资料7000余份,法制宣讲9堂;监察企业劳动保障60家,补签劳动合同1200多份。三是评选“诚信守法企业” 。引导非公企业自觉维护市场经济公平有序的竞争秩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塑造企业诚信守法形象。把“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治宣传教育”纳入“七五”普法规划,大力宣传市场经济和企业经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定期开展“法律讲堂”,引导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生产、依法管理。

  

  (据怀化市司法局上报材料整理)


湖南司法简报2017年第10期(共1531期)

6543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