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期
(总第1617期)
湖南省司法厅 2020年8月17日
目 录
◆依法规范 用心用情 推动司法行政审批服务质效提升
◆张家界市:贴近群众普法 让法治宣传教育“全面开花”
◆株洲市:四措并举 提高规范性文件管理水平
◆隆回县:高位推进 健全机制 开创全面依法治县新局面
依法规范 用心用情
推动司法行政审批服务质效提升
按照省委省政府“三集中三到位”改革部署要求,省司法厅坚决贯彻践行便民、高效、廉洁、规范服务宗旨,推动律师、公证等司法行政相关审批事项全面入驻省政务服务中心,切实履行集中审批管理服务职能。自5月6日入驻以来,共接待办事群众400余人次,办理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审批事项3512件,办件量排名32个入驻省直部门前列,“好差评”监督评价满意率达100%,无一起服务投诉,无一起红、黄牌警告,群众满意度位列前三,收到感谢信6封、锦旗4面,10余次获得省政务服务中心通报表扬。
一、政治站位有“高度”。审批服务“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具体行动。厅党组高度重视,分管厅领导亲自部署司法行政相关审批事项改革工作,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把改革作为必须如期完成的硬任务摆上重要日程,作为政之所向的大事、大势所趋的要事、发展所需的急事、群众所盼的实事抓紧抓实。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的原则,按照“集中为原则、不集中为例外”要求,将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司法行政职能相关审批事项全面入驻省政务服务中心,进行集中办理,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精心选配入驻人员,挑选政治素质高、大局意识强、业务能力精、服务态度好的业务骨干,提前学习培训具体业务知识和审批服务制度要求,全力做好入驻准备工作,确保群众办事快审快办、一次办好。厅机关审批服务牵头处室切实扛牢政治责任,加强与省政务服务中心工作对接,确保司法行政相关审批服务“三集中三到位”落实到位。
二、依法服务有“准度”。省司法厅入驻人员牢固树立依法审批理念,严格落实《律师法》《公证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依法、规范、廉洁履行审批职能。坚持窗口统一受理、统一审批、统一办结、统一制证,严格执行“窗口初审、后台复核、首席批准”的三级审批制度,切实规范审批业务流程,坚决杜绝“窗外办理”和“法外办理”。建立申请内容初审复核机制,逐人逐项审核、把关申请材料,对个人承诺、党建信息等重点内容反复比对确认,不断提高审批结果的准确率。分环节精准把握办理时限,一次性明确受理时间、审核时间、批准时间和制证时间,确保审批事项不拖沓、不延时。加大入驻人员廉洁教育力度,认真排查廉政风险点,经常性组织学习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筑牢廉洁“防线”,坚决防止“吃、拿、卡、要”等行为。
三、热情服务有“温度”。全体入驻人员始终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多次组织入驻人员学习政务服务中心工作规范和绩效考核办法,统一思想,提升认识,激发入驻人员热情接待、优质服务每一位办事群众的内在动力。“线”上,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逐项梳理审批服务目录,认真填报26项申请类政务服务实施清单,完善并发布审批服务事项简介、办理依据、申请材料、审批流程、结果样本等“标准化”信息,方便群众“足不出户”了解整套办理标准和审批流程。“线”下,精心制作《湖南省司法厅行政审批服务指南》,分批细化申请内容和程序,形成各类申请材料模板、范本32个,大大节省群众现场办事时间,有效提升人民群众满意率。主动与各市州司法局、邮政部门协调对接,率先实现申请材料、补正材料、换发证书等通过邮政EMS快速寄递,让群众“不跑路”“少跑路”。
四、创新服务有“效度”。省司法厅办事窗口在依法、规范审批的基础上,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全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窗口。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针对申报材料不齐全、填报错误等情形,实行“容缺受理”和“容错受理”,在一次性告知办事单位和群众补充、修改申报材料的同时,出具《容缺告知书》或《容错告知书》,允许先受理后补正,显著提高了审批效率,得到办事群众和政务中心的一致好评。积极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将12项证明事项改转为申请人书面承诺或系统内部核查、平台核验,减轻办事群众“证明负累”。探索实行申报材料预约报送,每周一窗口主动联系市州司法局,提前统计本周单位办件信息,摸清审批件、即办件和证书制作需求,分类分批制定预约办理计划,确保来访办事单位和群众不扎堆、不冲突、不走空,即到即办,当日办结,促进服务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升。
(据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律师工作处提供材料整理)
张家界市:贴近群众普法
让法治宣传教育“全面开花”
近年来,张家界市司法行政机关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为平台,进一步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理念、方法、阵地、载体和机制,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深化“法律七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景区),引导全市公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人民调解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近期,张家界市司法局组织核查组对全市申报的第九批“湖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现场核查时,村民老冯笑着说:“这些年,村里的确是环境好了,矛盾少了,风气也改善了。”多年前,老冯的侄子冯某坤修建房子时租用了其闲置的一亩地,但却从未履行租用协议。为此,二人争执不休,谁也不让谁,老冯还多次将冯某坤房屋的瓦片砸坏。村委会了解情况后,村主任向志勇与调解员冯星耐心调解协商,用法律知识让他们明白事情的对错,最后双方达成协议,消除了矛盾隔阂。
蔡家坪村总支部书记冯连旗说:“人民调解在排除农村民间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村里多年来未发生重大刑事案件、重大责任事故、因严重侵害群众利益而引发群众集体上访事件。”目前,除蔡家坪村外,该市还有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9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5个。近年来,该市通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人民调解队伍的发展壮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完善,村民的法治素养得到了提升,形成了邻里和睦、社会稳定、人心安定的良好局面。
法治进校园增强青少年“法力”
“如何界定青少年犯罪?”“高中生常见违法犯罪行为有哪些?”“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每周星期一,在桑植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法治教育课堂都会如期举行。该校是张家界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据该校副校长明永康介绍,该校将法治教育与课堂教学相融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全方位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市232所中心完小以上学校全部聘请了法治副校长,基本做到法治教育计划、教材、师资、课时“四落实”,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逐步增强。
多样普法接地气有成效
只要天气好,住在永定区大庸桥街道办事处且住岗社区蓝色港湾小区的杨阿姨就会前往大庸桥法治文化公园走一走、逛一逛,因为在这不仅可以休闲、娱乐、锻炼、健身,园内的法治宣传标语、普法小故事和法律知识文化长廊,还能让她涨知识。“听了谷律师的法治课讲解,我心里明白多了,知道有纠纷时该去找谁处理,该怎么维权啦!”在桑植县瑞塔铺镇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现场,老岩桥村村民王大爷手捧一叠厚厚的宣传资料如获至宝。
在张家界,法律进机关、进企业、进单位、进景区等“法律七进”活动如火如荼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利用新媒体及传播媒介开展宣传、送法入户、法治文化展示室、法律图书角等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让法治知识“飞”到百姓身边,让广大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不断提高,人人学法、懂法、守法的法治文化氛围日渐浓厚。
(据张家界市司法局上报材料整理)
株洲市:四措并举
提高规范性文件管理水平
近年来,株洲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为促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维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行政违法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抓好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工作。一是做好市政府(办)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上半年,株洲市司法局共审查市政府(办)规范性文件12件,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发文9件,其他文件4件,审查率100%。经审查,提出意见建议28条。全市经市司法局审查的规范性文件无一件被有权机关撤销或者确认无效。二是严格落实部门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全面启用新的市本级规范性文件登记号,上半年对31件部门规范性文件进行了“三统一”管理,经审查,予以登记27件。其中,涉及疫情防控方面的部门规范性文件8件,均在半个工作日办结。经审查,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书29份,提出意见建议37条。三是做好县市区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上半年,收到县市区政府报备的规范性文件21件,全部进行了备案审查,分月制定了备案台账。四是切实做好规范性文件报备和公布工作。上半年市政府(办)已经发文的5件规范性文件均已及时向省政府、市人大报备,报备率100%。市政府(办)规范性文件印发后全部及时在政府门户网进行公布。每月初在市政府网站公布市直单位制定的部门规范性文件正文和县市区政府备案的政府(办)规范性文件目录。
二、全面开展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工作。加强落实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是规范性文件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规范性文件管理水平,株洲市司法局在全市范围内通过网上查询文件、抽查发文登记簿等方式对部门规范性文件进行了督查,对未经“三统一”文件数量较多的市直单位下达《关于报送未经“三统一”制发规范性文件情况说明的函》,要求各单位就部门规范性文件未经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的问题作出情况说明,并对部门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对程序违法和内容违法的部门规范性文件及时作出处理。此次督查有效提高了市直部门对规范性文件管理的重视程度,各单位发文程序进一步规范,规范性文件送审稿质量明显提升。
三、切实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一是组织开展全面清理工作。根据《湖南省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对2017年定期清理后确认继续有效、重新公布的市政府(办)规范性文件,以及2017年10月23日至2020年6月30日制定并经“三统一”的210件市政府(办)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制作了《株洲市人民政府处于有效期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并按照“谁起草(实施)、谁清理”的原则组织开展全面清理工作。经逐件清理核查,拟确认继续有效185件,拟废止5件,拟宣布失效14件,拟重新公布3件。二是着力做好专项清理工作。对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范性文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清理,全市不符合现有政策的规范性文件数量为零。根据《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野生动物保护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各县市区和相关市直单位对全市现行有效的市政府(办)规范性文件和市直部门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核查,1件规范性文件违反相关规定,于近期废止。
四、认真完成规范性文件修订和起草工作。因《株洲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即将期满失效,年初株洲市司法局根据最新规定和外地先进做法,结合株洲实际,对规范性文件起草、审查、决定、公布、清理、评估和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修订。最后新增11条、修改29条、删除5条,出台了《株洲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为维护国旗尊严,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株洲市司法局经征求10个县市区政府和9家相关市直单位意见后,反复修改形成了《株洲市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国旗回收处理办法》,将以市政府办名义印发。
(据株洲市司法局上报材料整理)
隆回县:高位推进 健全机制
开创全面依法治县新局面
近年来,中共隆回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党对依法治县工作的领导,高位推进,健全机制,形成合力,一体落实推进依法治县、建设法治政府、强化法治社会建设三大任务,努力提升法治隆回建设水平。
一、高位推进,组织领导有力,谋局开篇“一盘棋”。成立由县委书记任主任,县委常委及县直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负责全面依法治县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2019年11月,县委书记主持召开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专题听取2018年法治隆回建设工作情况汇报,部署2019年全面依法治县工作,审议通过了《两规则一细则》。制定出台《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19年工作要点》,明确7个方面34项具体任务,全面贯彻落实《纲要》的各项具体要求和措施。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全面依法治县工作经费20万元。委员会下设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四个协调小组迅速开展工作,立法协调小组配合省市开展立法调研3次,执法协调小组开展食品药品执法司法督察、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发展专项督察2次,发出执法监督建议函5个,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组织大型法治宣传活动30余场次。县委始终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把法治思维贯穿全面从严治党全过程,落实党委政府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建立完善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法考评制度。坚持县委学习中心组集中学法和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国家公职人员100%参加年度学法考法。始终强化权力制约,切实发挥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主动向社会公示重大决定事项,自觉接受监督,实现了党务、政务全面公开。
二、完善机制,议事机构助力,平台建设“一张网”。一是健全法治政府建设责任机制。将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纳入县委督察内容,作为考察使用干部、推动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依据。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等听取关于政府法律顾问聘任、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设等专项汇报3次,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做到对重大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督办。根据人事异动及时调整行政复议工作小组、合法性审查工作小组等专项小组,做到一事一议、以议促推,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形成建设法治政府的强大工作合力。二是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发挥依法行政网络督导平台作用,用好“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督”平台以及12345政府热线等进行数据抓取,全方位指导、按节点督促、按时效考核,有力促进了工作开展;发挥法治政府建设两个抓手作用,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依法行政的“刚性抓手”、把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依法行政的“柔性抓手”,互为依托、互为补充,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三是创新法治政府建设宣传机制。深入学习贯彻宪法,全县各行政机关扎实做好宪法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县人大组织选举和任命干部进行宪法宣誓活动,2019年有55人次领导干部进行了宪法宣誓。围绕12·4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认真开展宪法学习与宣传,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法治政府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三、对标对表,瞄准目标发力,全面履职显成效。一是理顺权责界限,依法赋权乡镇执法。根据机构改革方案,组织各单位调整职责、明确界限,涉改部门领导班子配备到位并顺利开展工作,机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在此基础上,该县不断规范基层执法力量,全面完成行政执法权委托下放,逐步落实第一批248项、第二批63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赋权乡镇,明确了相关部门的权、责,在县委党校组织乡镇分管领导和执法大队长进行为期2天的行政执法业务培训。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工作,28个单位85个窗口进驻了政务服务大厅。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累计取消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18项,取消证明材料事项23项。推进办税、不动产登记提质提效,涉税资料精简25%、涉不动产登记整体提效70%。全面推行村级代办服务,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村级代办”成为隆回政务服务最闪亮的标签。11月11日,省政府网站和《湖南日报》以《隆回乡村代办员走通改革“最后一公里》为标题进行了推介。三是严格合法审查,提升行政决策科学民主法治化水平。严格决策程序,每次重大行政决策出台前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策备案程序落实到位,控制决策风险,提高决策科学性。用好政府法律顾问,县政府聘任4名法律顾问,搭建了县乡村“三位一体”的法律顾问体系,年内参与决策100余次。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坚持规范性文件事前审查和备案审查相结合,实行“凡发必审”,2019年共审查规范性文件15件。四是强化执法监管,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乡镇和部门行政执法人员年内全部配齐执法记录仪,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督措施。全面梳理行政事项及公共服事项,“四办”严格按照省、市公布的行政事项目录,对划转的事项进行全面梳理,确定行政事项。五是拓宽监督渠道,保证行政权力制约监督科学有效。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化,2019年共发布政务动态信息5335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697条,转载上级信息1098条。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出庭应诉常态化,2019年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6件,办结行政诉讼案件28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85%。六是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有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持续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村“法律明白人”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化解矛盾纠纷合力。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三聚焦一携手”法律志愿服务活动被省文明办推荐在湖南文明网首页刊发。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依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系列重要指示,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推进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切实开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宣传,印发疫情防控法律知识简明读本1.5万册,在村村响开设“每日说法”,每日播报15分钟;组织开展对涉及野生动物保护的5个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切实加强市场监督管理执法工作,累计办结涉疫情执法案件48件,罚没收入47万元;坚决依法打击涉及疫情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办结涉疫行政案件5起,行政拘留6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上半年全县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00余件,调处成功率达97%以上;强化疫情防控法律服务,助力工业园区35家企业复工复产,全面做好复学复课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为坚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法治保障和服务。
(据隆回县司法局上报材料整理)
湖南省司法厅办公室 2020年8月17日印发
审核:夏唐凯 编校:陈波 陈浪 0731-84586010 zhk4586414@163.com 湘政简准字〔2019〕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