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src=""/>

邵阳市双清区司法局以“法”为载体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湖南司法厅 www.hnssft.gov.cn 时间:2018年05月24日 00:00 【字体: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邵阳市双清区司法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法治宣传“答疑解惑、润物无声”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全年抓住重点时段、区分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抓好法治宣传,开展精准普惠法治宣传,免费向广大基层群众发放编印的农村法治读本。

  深化“法律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充分利用“农村法治宣传月”深入农村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律素质。以“七五”普法、法律“六进”等活动为载体,通过摆放法治宣传展板,发放普法宣传册、法律书籍;利用春节、清明等传统节日农民工返乡的契机,加大法制宣传力度,采取法律赶大集、律师下乡“说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土地流转、婚姻家庭等与乡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法治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在乡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创新普法手段,充分发挥“平安双清”微信公众号作用,向农村“两委”成员和广大人民调解员免费发送法治动态和法律知识。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广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将法治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让基层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进一步加强法治阵地建设。先后在洛阳洞社区、雍翠社区各建了一个法治文化墙,示范效果十分明显,以点带面推动全区的法治文化建设。在时代公园建成了首个法治文化广场,使得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法治教育。进一步规范法治学校授课。通过接受法治课堂的教育,进一步增强了法治意识,促使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各类矛盾纠纷。让法治学校成为了他们喜闻乐见的普法家园。据初步统计,2018年上半年全区共开设市(村)民法治教育课3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5万余人。

  法律援助“以人为本,济困扶危”

  家住火车站乡珠溪社区的李某将“法律援助 为国为民”的锦旗送到区法律援助中心。李某在收到司法局的宣传单后第一次了解到法律援助并申请成功,收到李某的法律援助后,法律援助中心的同志认真核实李某的情况,指定律师为他打官司,最终李某的权益得到了保障。

  区法律援助中心依托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设立便民服务联系点和法律援助服务窗口接受法律援助申请。对申请涉及损害赔偿、劳动工伤、讨薪维权的农民工开辟绿色通道优先服务;对经济困难但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老年人减免法律服务收费;为行动不便、患病残疾等有特殊困难的农民实行电话预约、上门服务,提供法律援助。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取消法律援助范围限制,对农村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快速办理。最大限度扩大援助覆盖面。

  积极推行法律援助工作“受理零等待、援助零距离、服务零收费、办案零投诉”的“四个零”机制,切实提高了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降低困难群众诉讼门槛,将法律援助做成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积极开展法律援助进农村、进社区服务活动,把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使法律服务农村工作更深入、更到位。

  人民调解“聚力化解、重在排查”

  着力健全完善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按照“八有”“六统一”建立村(社区)级调委会,目前全区共建立各级调委会92个,专业性调委会3个。认真做好农村人民调解员选聘工作。要积极引导群众把公道正派、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法律、政策、文化水平和在当地有威望的同志推选、聘任到队伍中来。确保有人调解,有精力调解,努力打造一支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专兼职相结合的村级人民调解员队伍。

  进一步丰富调解平台和手段,建立健全预研、预判、预警机制,将乡村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打造维护乡村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创新人民调解方式方法。落实每半月一次的排查制度,及时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梳理,综合运用法制教育、多方协商、心理疏导、微信群聊等方式调处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和人民调解组织的职能作用,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台账,对于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及时组织村(社区)调解委员会进行调处,今年上半年共排查出各类矛盾100余起,都得到了妥善处理。

  加强案件宣传,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满意度。局机关每月根据案件线索出一期人民调解动态;司法所根据案件调解情况,每月至少出一期调解公告,张贴到各乡镇(街道)以及村(社区)。通过各种形式的工作有力提高了司法行政工作在群众中的知晓度和满意度。2018年全区各级调委会共调解矛盾600余起,调解成功率99.3%,为全区的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社区矫正“严格管理、宽严相济”

  家住姚喆村的姚某,因为犯诈骗罪被判缓刑,在区社区矫正中心服刑。在服刑期间社区矫正中心工作人员和司法所长对其进行了真情帮教,使其很快走出误区,回归社会,今年其在姚喆村开办了蔬菜种植基地已经开始走上了正轨,雇佣了当地的十几名农民为员,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年来,社区矫正中心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的有效监管,严把社区服刑人员管理关,力促监管工作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并统一为重点矫正对象配置定位电子腕表,发现有越界人员立即与其联系,如果出现社区服刑人员不按照规定外出,通知其立即到司法所报到并给予其警告一次。达到三次警告者,按照相关的规定予以收监处理,各司法所大力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管理,确保管理帮教责任横向到边、不漏一处,纵向到底、不落一人。

  为了全面开展好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中心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在组成以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民警及社区工作人员为主体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基础上,整合并利用社会资源,在辖区内招聘了一批具有一定政治素质和法律理论知识,有一定威望和号召力的热心群众成立了矫正工作志愿者队伍,共同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浪子回头”,重新回归社会,过正常的生活。今年3月30日,组织部分社区矫正人员参加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为社区服刑人进行心理干预心理辅导。

  落实“管、帮、教”三位一体,严格服刑人员管理。严格按照《湖南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对服刑人员进行管理;加强对服刑人员帮扶,帮助有困难的服刑人员落实低保,并引导他们就业。集中对服刑人员进行规范化教育。并对服刑人员进行集中训话和思想教育,进一步强化服刑人员的身份意识和思想转变。通过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矫正、个案矫正、教育矫正等方式促进矫正对象早日融入社会,同时,坚持以人为本、以情感人的原则,为矫正对象排忧解难,全力调动矫正对象的积极性,使其能早日自谋出路。

  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共接收社区服刑人员25人,解除社区服刑人员13人,在册社区服刑人员141人,无重新犯罪现象发生。对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率保持100%,并将重新犯罪率控制在1%以下。

  乡村振兴战略任务艰巨,任重而道远,区司法局将结合“美丽乡村”与“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实现资源优化、共建共享、融合发展,切实将农村法治宣传教育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邵阳市双清区司法局供稿)

邵阳市双清区司法局以“法”为载体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9749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