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岳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蔡涛和其他6名民警一起,走进空军某部军营,联合开展禁戒毒教育“军警共建”活动。蔡涛作为主讲者,为官兵们带去了一堂精彩的禁戒毒宣传课。
去年11月,蔡涛在CCTV-3参加“越战越勇”节目,向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宣讲毒品的危害。湖南日报、司法部戒毒局门户网、湖南省司法厅微信公众号、法制网、红网等多家权威媒体,先后以近千字的篇幅报道了蔡涛在央视宣传戒毒的故事……一时间,他成了全省乃至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的“红人”。
这些报道,只是向公众展示了蔡涛参加CCTV-3“越战越勇”节目时,向现场观众和评委们讲述自己担任戒毒工作民警3年以来的几个故事。而要了解蔡涛和他的工作,并借此走进戒毒所、揭开戒毒工作民警日常工作的“神秘面纱”,请顺着笔者的笔触,慢慢深入……
“北漂”青年考上了戒毒警察
蔡涛,1990年8月出生。大学毕业后,他的首选并不是警察。出于对音乐的爱好,他带着一个写有自己歌曲的本子,只身前往北京,寻找自己的音乐梦想。在北京,面对无数和他一样,怀揣梦想的人,他感到了迷茫。对于一个只是热爱音乐,却没有音乐专业知识的年轻人,音乐梦何其渺茫!仅仅几个月后,蔡涛告别了“北漂”队伍。
为了生存,蔡涛又在成都一家医药公司找了一份与自己大学专业“药学”相近的工作;但漂浮不定的工作,加上父母的牵挂,让他选择回乡找工作。
2014年3月,他看到岳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当年招录“药学”专业民警的公告,便报名参加了全省公务员考试。“这正好与自己一直以来怀揣的军人梦、警察梦相符。”卧薪尝胆3个月,他终于如愿以偿,于当年10月正式成为一名戒毒工作人民警察。
戒毒所工作曾让他茫然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每天面对年龄不等、恶习不同、表现各异的戒毒人员,让初为戒毒警察的蔡涛束手无策和茫然。
面对违规违纪的戒毒人员,蔡涛不知如何进行教育;学着老民警的样子跟戒毒人员谈话,自己说了一箩筐,却得不到戒毒人员的回应,顶多回复一句“好的”;在大队值晚班,进戒毒人员宿舍区巡查时,他感觉自己腿在发抖;更别谈面对100多名戒毒人员进行点名、讲评时的语无伦次……
蔡涛说:“在大队工作的头2个月,简直不知道自己在干些啥,每天就盼着快点下班、离队。”
不懂不会怎么办?除了学习,没有别的诀窍。时任副大队长陈强当起了蔡涛的“师傅”,在陈强给戒毒人员讲评、找戒毒人员谈话、处理戒毒人员违纪时,蔡涛自始至终在一旁观察,看如何讲要点、如何调查违纪事实,“师傅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神态,我都记在心里。”闲暇的时候,蔡涛看得最多的就是与戒毒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等业务书籍。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下来,蔡涛已慢慢进入角色——讲评有条有理,谈话有板有眼,管理有条不紊。
走进戒毒人员的内心,倾心帮扶传温度
面对那些缺乏家庭温暖的戒毒人员,蔡涛常怀恻隐之心。“我5岁的时候爸爸去世,感觉自己的成长缺少了一种支撑。”他明白亲情对转化戒毒人员的重要。
戒毒人员李某,因吸毒后疑神疑鬼,在入所前用刀将怀孕妻子的脸划伤,妻子和娘家人都想结束这段婚姻。蔡涛利用休假时间去到李某家里,做通李妻的工作,带着孩子来所看望李某,并答应只要李某能戒除毒瘾,就再给他一次机会。
戒毒人员黄某,毕业于重点大学,原本在广东一家外企工作。染上毒瘾后,与家人矛盾激化,2015年被父亲举报而被强制戒毒。黄某入所后一直对家人怀恨在心,认为是家人葬送了自己的前程。蔡涛将黄某列为自己的包教对象,在多次谈话教育无效后,给黄某推荐了《生命的沉思》一书;利用黄某有健身、书法、写作等爱好和特长,蔡涛又带他练太极、练书法、参加所内演讲赛。细致入微的工作,让黄某体会到了蔡涛的真心,也解除了他对家人的误会。解除戒毒后,黄某经营一家通讯公司,每月都会去社区戒毒康复站做尿检,并将结果发给蔡涛。
像李某、黄某一样被蔡涛成功转化的例子还很多。谁能知道,蔡涛9月19日在央视录制节目的现场,黄某被央视作为特邀嘉宾到了现场,与蔡涛同台宣传戒毒,出于保护隐私的原因,黄某的镜头被删。
“只有走进戒毒人员的心,才能用真心真情感化他们。”3年来的戒毒工作,让蔡涛有了深深的体会,“人心都是肉长的,再封闭的心我都要把它焐热。”
宣国学、建乐队,丰富戒治手段
如何培养戒毒人员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净化他们的心灵?“90后”的蔡涛脑子里想法可不少。
爱好国学的蔡涛,早几年就加入了华夏衣冠等国学传承团队。“国学教育应该能净化戒毒人员被毒品污染的身心。”他多次邀请华夏衣冠等国学团队来所,对戒毒人员开展“汉服礼仪展示”、《岳阳楼记》“忧乐”文化解读等传统文化教育。潜移默化中,戒毒人员感受到了国学的魅力,行为举止变得规范、文明,相互之间相骂斗狠的少了。
戒毒人员中有很多音乐、书法、写作等方面的爱好者,蔡涛分别组织他们成立不同的兴趣小组。爱好书法的,蔡涛为他们买来纸笔,利用闲暇时间组织他们练习;爱好写作的,蔡涛组织他们通过写日记、写感想、写戒毒心得的方式,记录戒毒生活,并建议所里在戒毒人员中开展书法、征文、演讲比赛。“得了奖励的开心,没拿到奖励的暗暗加油,养成了他们争上游的好习惯。”蔡涛也有满满的成就感。
对爱好音乐的戒毒人员,蔡涛更是发挥了他的特长。3年中,他在所内组织了2场大型戒毒人员歌手比赛,邀请社会上专业人士当评委,与戒毒人员互动。去年5月,他牵头组建了life乐队,利用值班轮休的时间,组织他的乐队练架子鼓、二胡、口琴等:“life意味着生命,要让戒毒人员在乐队感受到快乐,更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从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禁戒毒宣传不分场合
为什么吸毒的人那么多?主要是人们在涉毒之初不了解毒品的危害,甚至赶时髦、求刺激。每每见到大队戒毒人员中的新面孔,蔡涛都会在感受到工作的神圣和职责重大的同时,感到一阵心痛:“我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些什么。”
蔡涛在戒毒人员中选择那些有各种爱好、特长的对象,每年10余次参加所里组织的进校园、进机关、进军营、进社区现身说法等禁戒毒宣传活动。
去年9月,通过海选等程序,蔡涛参加了CCTV-3“越战越勇”栏目的节目录制。在11月15日播出的节目现场,蔡涛利用和主持人杨帆、评委曹颖交流互动的机会,讲述了戒毒所民警的工作日常,讲述了自己如何帮助一名患有轻度抑郁症的戒毒人员走出心理阴霾的故事。节目现场,主持人、评委和观众,都被蔡涛的深情讲述所打动,言语和眼神中都流露出对吸毒者的惋惜和对戒毒所民警辛勤工作的钦佩。
“上‘越战越勇’栏目,唱歌闯关只是自己的业余爱好。”蔡涛说,“站在央视这样一个大舞台,讲述戒毒所警察背后的故事,宣传毒品的危害,让更多的人远离毒品,才是我的初衷。”
今年6月,岳阳市岳阳楼小学100多名师生来戒毒所参观,蔡涛带着他的life乐队为师生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让孩子们从戒毒者悔恨的歌声中感受到了毒品的危害。
如今的蔡涛,每天的工作更忙了。所里所外,这名“90后”民警,以自己的满腔热忱做起了禁戒毒宣传……
(岳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