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src=""/>

常德三举措开辟媒体公益普法新航道

湖南司法厅 sft.hunan.gov.cn 时间:2018年11月09日 00:00 【字体:
  

  “七五”普法启动以来,常德市立足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创新为重要推手,以媒体为重要宣传平台,切实发挥媒体公益普法作用,为全市普法工作开辟了新航道,在全市形成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搭建权责分明的制度平台。近年来,常德市建立完善了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切实履行媒体公益普法责任,特别是就市广播电台、常德日报社等多家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单位公益普法任务作出具体安排。市依法治市办建立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各单位进行督导检查,并将媒体公益普法开展情况纳入对媒体主管主办单位,行业监管部门的考核中。

  形成立体多维的宣传网络。常德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市依法治市办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媒体公益普法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通过开展媒体公益普法,打造“有报纸版块、有广播声音、有电视专栏、有网络专题、有新媒体声音、有公益广告”的“六个有”媒体公益普法体系。截止目前,常德市已经形成了《常德日报》、《常德晚报》有法治板块,电台、村村响广播有法治声音,各大门户网站有法治专题,两微一端有法治专号,公交车、电影院、户外传媒有法治广告的良好局面。市依法治市办以开设的“沅澧普法”公众微信号为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新媒体矩阵联盟,10余家微信公众号入驻,常年为公众提供“普法大餐”,公众阅读量已达300万人次。

  打造特色突出的本地品牌。常德市注重吸纳本地民俗、行业、地域等重要文化因素,借助电视、广播节目以案说法。目前已创作完成一批《我在这里》《约架》《盲区》等法治文化作品进行公益展播。市依法治市办与电视台联合升级了《法治常德》栏目,充分发挥“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单位力量,以微电影、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强化重点法律法规的宣传。全市共征集“我与宪法”微视频35个,《我在这里》等优秀视频在全市18条公交线路、常德户外传媒、微信公众号进行了专题展播。市公安交警支队与市电子政务办积极创新,在全省首开先河,利用“我的常德”手机APP开展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学习,并可以通过考试进行“奖分”,为广大驾驶人学法创新了模式。津市《周浩佬说法》电视栏目,以发生在本市的一个个鲜活的法治案例为题材,用津市人说津市事,贴近群众,寓教于乐,深受百姓喜爱。目前该栏目已拍摄和播出短剧26期,其中《王司法的故事》、《法援立案记》等四期短剧被全国普法办制作的《普法音像》采用并全国推广。澧县的“法治澧州·德行万家”将道德与法治相结合,不断挖掘澧州大鼓等传统文化,澧州特色普法品牌得到塑造。桃源县定位“文艺普法”路线图,以“文艺树形,法律塑魂”为导向,充分挖掘常德丝弦、小汉戏等地域特色文化,走出了一条特色文艺普法新路子。临澧探索设计的一款微信小程序(即指尖普法),将和老百姓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小知识作为关卡,结合到类似“跳一跳”游戏中,实现普法“触手可及”。汉寿县开展“以戏释法”,利用汉剧团在全县范围内演绎现代法治道德小戏,受众10万人次。

 

(常德市司法局供稿)

常德三举措开辟媒体公益普法新航道

9749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