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双峰县法律援助中心认真落实上级部署和安排,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主动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深化便民措施、尽职尽责,努力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做实事。
加大宣传力度,普法惠民。组织公益律师、法援工作人员开展“法援惠民生送法进社区”主题法援宣传活动;活动重点关注农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妇女等特殊群体,围绕欠薪、工伤、请求抚养赡养、离婚、遗产继承等事项,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政策。活动开展以来,共计为农民工、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130余人次,提供免费解答咨询服务400余人次,发放购物袋等法律援助宣传品等1000余件,拉近了法律援助与群众的“距离”,有效提升了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知晓率和影响力。
耐心热情接待,缓民之急。优化窗口服务举措,强化为民服务和办事能力,让每一名来电来访群众都能享受到“细心、暖心、舒心”的法律服务。对于没有文化、理解力较差、言语不清或情绪化严重的的来访群众,不厌其烦,反复询问、解释疏导,从法律专业角度帮助其分析、解答法律问题;对于情况紧急,时间紧迫的,要先给予援助,后补办手续,尽力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制定群众办事“一次性告知书”,公开法律援助受理事项、援助对象,将所需材料一次性告知,确保群众只跑“一次腿”。
主动上门服务,解民之难。依托法律援助工作站,排查矛盾纠纷,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实行电话预约、上门服务,变“坐等群众来访”为“主动上门服务”,力促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双提升”。自活动开展以来,县法援中心4次深入门户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成功帮助永丰街道水口村一位82岁老人解决赡养纠纷;遵循“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服务宗旨,帮助靠氧气支撑的朱某(无法行走)调查核实出租人(拖欠租赁押金7000元不返还)身份信息,依法尽责,用真心真情帮助群众化解纠纷。
点援轮派结合,应民之声。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实行“点援制”和“轮派制”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工作及时有序。坚持以“以群众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以法律援助办案人员擅长领域指派为基础,让受援人自主选择法律援助承办人员;对于疑难复杂、涉案人数较多的案件,指派执业年限3年以上的律师办理;对涉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的案件指派业务素质高、办理此类案件经验丰富的律师办理。不断优化援助举措,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
强化回访制度,暖民之心。在电话逐一回访的基础上,上门回访受援人,“零距离”倾听群众心声。通过回访了解承办人员办理援助案件的详尽过程、受援人对县法援中心提供的法律援助服务是否满意等情况;征询受援人及其家属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建议,结合实际进一步改进工作举措,切实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
(双峰县司法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