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益阳市资阳区新桥河司法所成功调解一起涉及10余名农民工的跨省讨薪纠纷,促成农民工代表李某与某建材公司负责人达成协议并当场结清全部欠薪,以高效行动为劳动者解“薪”愁,彰显司法为民的温度与力度。
2025年初,新桥河某建材公司负责人杨某雇佣来自外省的10余名农民工参与某建筑项目施工,双方约定工程完工后一次性支付劳务报酬。然而工程结束后,杨某以“工程款未结算”为由拖欠薪资叁万余元,且经多次催讨无果。
4月23日,农民工代表李某等人向新桥河司法所求助,要求依法维权。新桥河司法所接到诉求后,联合镇综治办、长茅仑村委组成调解专班,并通知双方当事人到场调解。
调解初期,农民工情绪激动,坚持要求当场结清;杨某则辩称资金困难,试图延期支付。
调解员采取“背对背”沟通策略,引导杨某换位思考,体恤农民工的不易,同时安抚农民工情绪,避免矛盾激化。针对调解员提出的“分期支付+担保协议”“当场结清部分+剩余限期付清”等多种方案,最终杨某同意筹措资金,于调解当日全额支付欠薪。
新桥河司法所工作人员表示,今后,他们将持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强化普法宣传、完善诉调对接、落实跟踪回访等举措,织密农民工权益保障网,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份劳动付出。
(益阳市资阳区司法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