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简报2019年第15期(总第1591期)

湖南司法厅 sft.hunan.gov.cn 时间:2019年11月04日 18:33 【字体:
 

15

(总第1591期)

湖南省司法厅                              2019111

邵阳市:深入推进村(居)法律顾问创新创效

永州市:实施“三大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娄底市: 聚焦“四提升” 推进行政复议工作

    永定区: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 助推“问题小区”提质升级


邵阳市:深入推进村(居)法律顾问创新创效

为贯彻全面依法治省工作部署,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邵阳市司法局坚持统筹协调、完善机制、创新举措,有效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扎实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全市村(居)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群众诉求有效回应,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

一、完善机制,强化保障。该局出台《关于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实施意见》,专门成立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指导小组,各县市区司法局均成立相应领导机构,构建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负责协调推动,村(居)委会参与落实的工作格局,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市人大常委会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纳入对各级政府依法治理和依法行政工作的监督范围,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分别将该项工作纳入各自考核单位,通过多渠道考核,推动工作落实。组织律师事务所对接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在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统一悬挂服务律师信息公示牌,公布律所名称、律师姓名、联系方式以及律师开展村居法律服务的内容、时间等基本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建立政府购买服务与适当对村(社区)法律顾问公益性服务进行经济补贴的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政府法律顾问经费。武冈市以两办名义通过政府常委会会议纪要形式落实每乡镇5万元专项工作经费。

二、由点及面,纵深推进。坚持不遗一村、不漏一户的原则,以法律扶贫联系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点)、律师调解工作室等形式辐射全市207个乡镇(街道、场),3633个村(社区),特别对偏远贫困、法治基础薄弱的地区提供法律服务。针对法律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现状,坚持以强带弱、共同发展,安排市城区律师事务所与偏远地区、农村法治基础薄弱地区结对帮扶。全面推进县市乡三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目前,全市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大部分重点项目和规模企业都已聘请律师作为常年法律顾问。该局联合市扶贫办出台《邵阳市律师事务所参与驻村帮扶工作安排表》《关于开展驻村帮扶专项法律服务活动的实施方案》,市、县(区)两级共建立47个法律扶贫联系点,辖区内律所与全市1074个贫困村全部签订法律服务协议。充分发挥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基层司法所职能作用,积极引导村居顾问律师担任人民调解员,帮助群众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充分发挥律师职能作用,在实现律师事务所建立律师调解工作室全覆盖的基础上,推广律师调解室在乡镇(街道)全覆盖。

三、创新服务,提升实效。采取联点律师定期值守和灵活机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常态化服务,律师每月到村(社区)值班服务1天以上,每季度举办法治讲座1次以上,组建律师讲师团队定期开展以案释法等宣传教育和服务。村居顾问律师积极参与村委重大决策,受邀审查合同协议、内部管理制度,及时提出法律意见,依法治村水平明显提高。引导群众走法律途径维权,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信访不信法现象明显减少,信访案件明显下降。将法律服务延伸到村(社区)内的学校、企业,为其提供专项法律服务。突破法律服务的时空限制,构建网上法律服务与网下(坐班)法律服务体系,实现网上互动、调度、服务,认真解答群众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服务。武冈机场拆迁过程中,一拆迁户以各种理由阻扰拆迁,严重影响机场建设进度,武冈市司法局得知情况后组织律师、司法员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最终顺利调解。一年以来,全市村(社区)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6000余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500余起,开展普法释法教育1000余场。

(据邵阳市司法局上报材料整理)

永州市:实施三大工程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永州市司法局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大力实施法治宣传育民、法律服务惠民、矛盾调处安民工程,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一、实施法治宣传育民工程,提升村民法治素养。坚持把脉村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淡薄等难点、痛点,大力提升村民法治素养。组织开展送法下乡、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月等活动,重点宣传婚姻家庭、非法集资等涉农法律法规政策,开展以案释法,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引导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新田县检察院检察官郑国强把自己经办案件创作改编成微电影,在强哥说法栏目普法,深受群众欢迎。扎实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零陵区纪委监委试点村务监督月例会制度,加强村级财务监管和村务公开,探索出一条有效防治基层雁过拔毛式腐败的新路径,治理经验入编2018年中国社科院《反腐倡廉蓝皮书》。加强特色农村(社区)法治文化长廊和法治小游园建设,祁阳县推进法治文化进小区,改建法治文化小区65个,营造出浓厚的法治氛围。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和复核工作,全113个村(社区)获评全国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年来共培训农村法律明白人1.6万余人次,积极引导全市3.6万余名普法志愿者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社区)公益普法,推动形成上下联动、相互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普法工作局面。

二、实施法律服务惠民工程,满足村民法治需求。充分发挥司法行政部门贴近基层、扎根基层的优势,积极回应满足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法治需要。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同步推进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法治宣传室、人民调解室建设,将公共法律服务延伸到村(社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市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已建成3200个,基本实现村(社区)全覆盖。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通过村(社区)法律顾问为村(社区)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引导村(居)民委员会依法管理村(社区)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保障村(居)民合法权益,全面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全市2908个村、312个社区全部聘请法律顾问,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大力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力度,组织开展万名律师乡村(社区)行和律师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专项活动,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为农村(社区)解答法律咨询8.5万余人次,维护基层群众合法权益。

三、实施矛盾调处安民工程,维护农村大局稳定。坚持继承和发展枫桥经验,把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全市187个乡镇3297村(社区)以及医疗、道交、婚姻、旅游等7个领域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宁远县婚调委2018年被省妇联评为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优秀典型。不断探索推行二次调解省际人民调解协作、“3+X”听证化积案、五老调解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积极推广冷水滩区花桥街镇敏村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热心老人)义务调解新模式,聘请7乡贤,参与村务管理和矛盾纠纷化解,使一个落后村转变为综治工作先进村。扎实开展以化解村(社区)级矛盾纠纷为重点的四查四防化纠纷 千乡万村创四无等专项调解活动,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5万余件。

(据永州市司法局上报材料整理)

娄底市聚焦四提升推进行政复议工作

     

今年是政复议法颁布实施20周年。娄底市秉持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宗旨,严把办案质量,坚持每案必调,注重定纷止争,化解行政争议,切实发挥行政复议减压阀”“助推器的作用,推动工作上新台阶。

一、聚焦提升复议创新能力,全面推行案前听证。案前听证,窗口前移作为的重要办案方式,在立案前组织行政争议双方进行面对面听证。在充分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娄底市行政复议调解制度》,对案前听证的适用范围、主要原则、办理流程作出详细规定,实现行政争议的高效化解,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截至目前全市运用案前听证,窗口前移方式共化解行政争议40余起。如胡某不服某市直单位责令停止建设决定一案,市司法局在立案审查时认为该案案情简单、争议不大,遂组织争议双方当面协商,促使申请人深刻认识自己的违法行为,主动拆除违法搭建房屋,撤回行政复议申请。

二、聚焦提升复议法治水平,全面健全工作制度。相继印发《娄底市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娄底市行政复议立案和办案工作规则》等五项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复议立案、审理、决定、监督、保障等方面工作。始终将严把事实关、证据关、依据关、程序关落实到案件办理的各个环节,积极推行运用听证方式办理案件。如申请人涟源市某镇某村小组不服被申请人涟源市人民政府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决定一案,申请人通过听证会全面了解被申请人作出处理决定的全部程序和法律依据后,主动撤回行政复议申请,充分实现办结一案、教育一片的办案目标。如刘某等5人不服原娄底市某市直局行政许可一案,承办人坚持严格依法办案,认定申请人超过法定申请期限,决定驳回行政复议申请。

三、聚焦提升复议指导水平,全面督导执法行为。通过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全面依法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对发现的错误和瑕疵,以电话沟通和现场指导等方式督促相关部门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程序;对发现的个性和共性违法问题,注重运用行政复议意见和建议催促行政机关规范执法行为和完善执法制度。截至目前,该局指导行政执法案件100余起,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和建议书15份。同时,市司法局将督导县市区行政复议工作列为重要工作日程,已受理县市区行政复议决定监督申请11起。如邹某不服双峰县政府不予受理行政复议一案,市局及时督促双峰县政府受理行政复议申请。

四、聚焦提升复议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办案能力。成立由市长、常务副市长、政府秘书长、分管副秘书长、复议机构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高规格行政复议委员会,为全市行政复议工作公正高效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市司法局在机构重组过程中,多次向主要领导汇报,争取支持单独设置行政复议科,安排2名专职行政复议办案人员、1名工作人员,保证每起行政复议案件均由2名以上人员办理。安排行政复议专项经费20万元,全面解决办案设备、交通差旅等方面的经费保障问题。配置行政复议案件接待室、审理室、档案室等业务用房,为案件受理、审查、归档提供良好工作条件。积极选派人员赴省参加全国行政复议平台培训和推广工作学习,下发《关于使用行政复议工作平台办案的通知》,指导各县市区政府及政府各部门完成平台注册,并要求全面开展案件平台登记统计和网上公开文书等工作,全面实现线上办案。

(据娄底市司法局上报材料整理)

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

助推问题小区提质升级

因小区业委会、物业、开发商之间的矛盾纠纷,张家界永定区鑫成君泰小区长达3年的脏乱差乱象被举报到中央有关部门。今年4月,中央有关部门进行交办,省委领导专门作出指示批示,张家界市、区两级政法委牵头成立鑫成君泰小区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小区进行大整治。永定区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主动出击参与整治工作,助推问题小区提质升级。经过近半年的整治,如今走进鑫成君泰小区,敲锣打鼓没有了,车辆停放有序了,垃圾清理及时了,人民群众满意了,问题小区已完成华丽转身、换挡升级,成为基层小区治理的新典型。

一、提供法律建议,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坚持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推进小区综合治理。为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法化,区司法局积极参加小区综合治理工作推进会、问题磋商沟通会、物业公司与业委会交接、物业公司选聘、小区后期整治等工作,为小区综合治理工作重大行政决策和疑难复杂问题提供专业有效的法律意见。审查涉及该小区理的规范性文件20余件,参加会议30余次,提供建议被采纳20余次,为党委政府依法行政提供强有力的法保障。

二、加强法治宣传,当好群众的普法帮手。注重提升业主依法维权意识,从根本上保障小区治理正规化。区司法局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区纪委监委、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卫健局、城管局、应急管理局等7个单位,在鑫成君泰小区开展送平安、送文化、送法规、送科技、送医疗的五送五服务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法治宣传,以现场宣传、现场解答的方式将宪法、城乡规划法、消防安全知识、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送到小区群众身边,共发放宣传手册5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两百余人次,打通法治宣传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增强了小区居民的法治意识,为业主依法维权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基础。

三、化解矛盾纠纷,当好小区的调解能手。落实维护小区和谐稳定的中心任务,坚持发扬枫桥经验,依托区司法局大庸桥司法所扎实开展大排查、早调解、护稳定、迎国庆等专项活动,联合月亮湾社区开展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工作,全面排查掌握小区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隐患问题,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调处、早化解,及时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4月份以来,共排查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隐患40余件,成功化解包括物业公司与业主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多件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切实帮助小区业主解决了实际困难,提升了业主的满意度,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张家界市永定区司法局上报材料整理)

湖南省司法厅办公室                      2019112日印发

编校:夏唐凯陈浪 0731-84586366  zhk4586414163.com  湘政准字〔201910


司法行政简报2019年第15期(总第1591期)

1225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