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公证事业健康发展

  • 索引号:430S00011/2011-05776
  • 题材分类:
  • 发布机构:省司法厅
  • 发文日期: 2011-11-17
  • 主题分类:
  • 信息时效期:2011-11-17
  • 主题词:
  • 名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公证事业健康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公证事业健康发展

 

  

【摘要】促进公证行业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当前公证工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公证行业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坚持公证工作正确政治方向的重要举措,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证制度的重要契机。公证行业作为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应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入扎实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用科学的方法和思路来寻找解决公证行业存在问题的办法,把满足社会需求放在首位,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引导公证行业积极实践,助推公证行业进步,为经济社会稳定做出更多更大更好的贡献。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公证事业 发展

 

一、当前公证事业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公证事业的不断发展,公证机制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显现出来。我们要提高认识,正视阻碍公证事业发展的难题,直面我们自身存在的不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 理论学习系统性不强,深度广度把握不够。学习是培养和增强领导工作的预见性、原则性、系统性和创造性的前提和基础。在实践中,由于公证员平时都忙于办证, 普遍存在着“以干代学”和“实用主义”思想,不能以高素质的技能解决公证工作的新问题。第二,服务意识淡薄,我们大部分公证员都是在家坐堂办证,等当事人上门,没有大服务意识,没有全局意识,没有拓展意识。把公证服务当成一种重复性、机械性地法律证明。第三,质量意识不够强。公证质量是公证事业的生命线,提高公证质量、也就提高了公证的公信力,才能得到全社会对公证的认同。少数公证员、公证人员平时只是一味强调多办证、多创收,从而忽视公证质量。第四,责任意识不够,个别公证处、公证员违规办证、不正当竞争、利益驱动造成公证责任意识下降,从而制约了公证职能作用的发挥,损害公证队伍的信誉和形象,危害公证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公证事业中

(一)用发展的观念推动公证事业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我国公证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要学习科学发展理论,实践科学发展理论,在服务科学发展中,更好地实现公证事业自身的科学发展,要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公证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系,坚持把公证事业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思考、认识、把握。注意了解和掌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趋势以及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注意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注意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从而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来开展公证服务。

(二)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公证事业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首先要坚持做到“以民为本”,必须把便民、利民、益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理解群众、方便群众。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认可作为工作是否有成效的唯一尺度。第一,注意调整人际关系,充分发挥公证的沟通纽带和信任桥梁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第二,注意平衡利益关系,提供专业对称性法律服务,针对一些特殊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为原则,有效保护弱势群体;第三,注意倡导人性化服务,用细节暖人心,展公证行业新风貌。

其次,公证事业坚持以人为本,还要坚持做到“以公证行业为本”。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人才蓄积、素质提高上强化公证队伍建设,为公证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注意不断建设公证机构、切实保障公证人员的合法权益,增加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改善公证机构办公环境,提高公证人员自身素质。一是强化教育培训,不断完善自我。通过不间断的教育培训、学习考察,支持继续深造、继续学习,使公证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更好地为公证事业奉献力量。二是改善办公环境。指导、督促、解决公证机构办公场所狭窄、办公环境较差、办公自动化相对落后等问题。三是进行公证可行性改革,促进公证机构发展。

“两个为本”相辅相成,只有兼顾公证行业和公证当事人两个群体的利益关系,公证事业的发展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才能够为我市各项事业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三)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方法开展公证事业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也是做好公证工作的根本要求和方法。要善于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观察和审视公证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把公证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寓于各项改革和重要政策措施之中,切合实际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公证“服务、沟通、证明、监督”的职能作用,把服务人民、沟通社会、证明事实、监督法治结合起来,使各职能间相互促进,共同为发展服务。协调公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认识公证保障公平正义、维护社会诚信、完善社会管理的价值精神,一方面在确保公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兼顾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以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和保障社会效益的实现。

如何落实全面协调的要求,并按照统筹兼顾的方法来拓展公证业务领域,这是公证发展规划中要具体研究部署的事务。首先是强调思想上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定要紧密结合工作实践,特别要学会把理论学习成果应用于指导实践,而不是束之高阁,唯其如此,我们的思想才能达到新境界,我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才能上升到新的层次。其次是强调从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高度对我们的思想和工作予以警示和反思,把思想从僵化、惯性中解脱出来,在全新的视野里以科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是强调着眼于发展的本质,从事业的高度对公证进行再认识,并在再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和突破策略,全面推进公证事业大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法治社会的进步,人们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求日益增多。这就为公证可为的领域的拓展提供了极好的条件。按照全面协调的要求,坚持统筹兼顾,拓展公证业务领域,既是公证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公证事业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

(四)用创新的思维完善公证事业

科学发展观是创新的理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有改革创新精神。当前,公证工作有许多新情况需要研究、新问题需要解决、新领域需要探索,我们用积极的态度,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变化,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深化改革为动力、创新制度为保证,以建设性思路、建设性举措、建设性方法推进公证工作。

第一,创新学习机制。首先,在学习思路上要创新。不但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结合业务知识学,不但要学,要写,还要思考,要体会。其次,在学习内容上要创新。不但要抓好政治学习,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以及它对公证工作的指导意义,还要抓好业务理论学习,学好理论、深入调研、统一思想、转变服务观念、提高综合素质。第三,在学习形式上要创新。从组织公证职业培训,到进行业务理论专题调研,不断增强全体公证人员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创新管理机制。公证事业要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管理体制。我们从制度本身寻找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公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首先,指导各公证处不断完善创新内部制度建设。其次,充分利用自身管理职能,制定规定性文件。再次,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促进公证事业不断发展。

第三,创新服务机制。新时代的公证行业不能仅局限于公证业务,而应着眼于综合性法律事务。首先要主动扩大服务对象。要以服务经济建设和地方工作大局为中心,积极主动走出公证处,把公证服务面向最广大的基层延伸,寻求证源新的突破,开展多方位的公证法律服务;其次要转变服务方式。第三要突出服务重点。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公证事业发展为己任,以服务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安定和谐为宗旨。以宣传法律,预防、排解各种经济、民事纠纷为重要工作内容,以经济建设、农村改革、改善民生、社会和谐为服务重点,为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创造一个和谐社会环境。

 

结束语:

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和落实为公证工作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公证部门和公证人员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刻审视公证工作所处环境,深刻反思自身精神状态,把思想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中转变过来,以思想的解放激发创造力的释放,以观念的更新促进工作的创新,推动公证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公证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发展观,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公证法律服务。只有科学的发展观,才能推动公证事业的新发展,促进公证机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公证事业健康发展

7991383